返回第1139章 今日,贾张氏万夫莫敌,协议签署,第一批回头货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139章 今日,贾张氏万夫莫敌,协议签署,第一批回头货 (第2/3页)

    李爱国扎好摩托车,随手抄起一根棍子走了过去。

    看到李爱国走过来,贾张氏吓得脸色苍白,呲溜一下从地上蹿起来了。

    请大家记住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拿枪的人不开火,那就是给个原子弹也白搭。

    就算是简单的一根棍子,也能让人头破血流。

    “李爱国,这事儿跟你没关系,我是贾东旭的娘,该我来接班!”贾张氏眼神中闪过一丝畏惧。

    这小子是真敢动手啊,还特别狠。

    看到李爱国出面,张钢柱和几个街区巡逻队的年轻小伙子,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将贾张氏和那辆牛车围在了一起。

    刚才还大杀四方的贾张氏后退了两步,贾霸也悄悄把粪勺子丢到了牛车上。

    李爱国走到贾张氏跟前,贾张氏的个子是横着长的,本来就矮,现在双腿还微微弯曲,看着李爱国就像是仰视三层楼那么高。

    “李,李爱国,我们没有进大院,你不能拿我怎么样!”

    好嘛,原来贾张氏迟迟没有冲进大院,是因为这个啊,围观的住户们都哄笑了起来。

    易中海的那张老脸现在红得跟猴屁股一样。

    李爱国俯视贾张氏:“我们街区巡逻队,你觉得巡逻范围,只限于四合院吗?”

    贾张氏愣了下,旋即明白过来,非但没有害怕,眼睛还亮了:“你的意思是只要不在街区闹事儿,就没事儿了?好好好,我们现在就走。”

    贾张氏转身就朝着牛车走去。

    “且慢!”见那些人要走,李爱国再次开口了。

    贾张氏扭过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爱国:“怎么?”

    李爱国指了指地上的污秽:“清理干净了。”

    大家伙的脸色都微微一变,让贾张氏这种不讲理的老虔婆,打扫卫生,这是怎么想的?

    可是下一秒。

    贾张氏竟然从牛车上拿出了一个扫把,还有簸箕。

    那些公社的社员们从牛车上跳下来,你扫地来,我铲粪,只是一会功夫,地上就干干净净的。

    李爱国可以确定了,这些社员就是贾张氏的粪友,要不然业务不可能这么熟练。

    当然这话李爱国是说不出口。

    因为这帮人打扫干净后,跳上牛车,就出发了。

    围观的住户们交谈着。

    贾张氏把易中海打了。

    贾张氏清理了地面。

    贾张氏要在街区外继续找易中海和秦淮茹的麻烦。

    大家纷纷表示情绪稳定。

    看热闹不怕事情大,吹牛B不嫌听众多。

    现在局势缓和了,所以大家越来越向往激情了,住户们互相讨论着,都开始期待美好的明天了。

    易中海此时却只想狠狠的给自己一记耳光。

    这事儿跟他本来没什么关系,就为了出风头,结果惹火上身了。

    一大妈一边给易中海清理身上的粪便,一边埋怨易中海多事儿。

    “你别担心,等我明天就去找厂里面,只要秦淮茹接班落实了,贾张氏闹不出花样来。”

    李爱国并没有关注这些事情,因为现在铁道方面已经接到了根纳季的电话,他们马上可以签署购买协议了。

    李爱国来到部委的时候,马托尔斯克重型机械制造厂代表小组已经到齐了。

    “爱国同志,你好,你好。”

    协议是事先拟定好的,根纳季跟李爱国握了握手后,很快在协议书上签上了名字。

    按照协议,老毛铁首批采购一百辆油罐火车,共计两千四百节。

    每辆的价格为三十万卢布,总价为三千万卢,首付款是百分之二十。

    这个数量看起来很多。

    但是要知道这年代还没有跨国输油管道,老毛子的石油出口,要么是通过海运,要么是通过东欧铁路线,运到西欧那边,这些油罐火车远远不够用。

    东方阵营卖给西方石油,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只要想想在后世,小乌被老毛子打得头破血流,直到几年后,才关闭了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就知道了。

    甚至在这年代,咱们还跟约翰牛打算洽谈军工雷达的引进。

    在这个大家庭内,各户人家的关系,非常复杂。

    扯远了。

    由于老毛铁无法用现金全额支付,东大铁这边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清单。

    上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粮食、钢铁、石油、毛皮等等,都是老毛子的特产。

    最终双方约定一半现金,一半用物产来代替。

    看到协议最终签署,部委的领导们心中一阵激动。

    这次的外销的规模并不算最大,却是老毛铁的第一次采购。

    更重要的是,原本打算运出去的一批粮食,也能留在这边了。

    协议签署后,立刻得到了执行。

    东大铁这边安排油罐车的投产工作,老毛铁那边开始筹措物资。

    几天后,第一辆满载货物的十多个车皮的火车从老毛子那边缓缓驶进了满洲里火车站。

    看到老毛子那边的列车驶过来,满洲里车站的镟轮工关少山并不觉得奇怪。

    满洲里作为跟老毛子贸易的桥头堡,以前每隔几天就要有一辆装载了货物的列车发到老毛子那边。

    一般是满载货物而去,空车而回。

    这次的情况好像不一样了。

    “老关!发什么愣?赶紧上手!”队长的喊声从身后传来。

    关少山把没掐灭的烟头摁在脚下的铁砧上,抄起扳手就往火车旁跑。

    老毛子使用的轨距为1524mm的宽轨,而咱们使用的是国际标准轨道,间距为1435毫米.

    每次老毛子的火车就能到这边,都要更换换装火车底盘、车轮。

    趁着干活儿的空档,关少山凑到前来交接的火车司机老刘身边:“老刘,今儿这是咋了?车皮怎么满载过来了?”

    老刘正盯着铁道上的领导清点货单,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声音压得低却藏不住兴奋:“咋了?这车上的货,全是咱们用火车装备换回来的!”

    “真的?”关少山也激动了起来,在这里工作那么多年,他经常看到大批物资运输过去,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现在总算是见到回头的物资了。

    “当然真的!后面还有几十车皮等着呢!”老刘拍了下他的肩膀,又有点懊恼地挠挠头,

    “听说就是前门机务段鼓捣出来的新设备,领头的还是个全国先进工人,以前也是火车司机……前两天刚学过他的事迹,怎么就把名字忘了!”

    “李爱国?”关少山脱口而出。

    “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字。”老刘重重点头。

    “咱们火车人造出的东西,换回了这么多好东西,好啊,好啊!”关少山感觉从来没有干过这么痛快的活儿。

    不光是他,货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