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节 合围秀敏大队  倒在胜利仪式上的士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十节 合围秀敏大队 (第3/3页)

发现的日军几个火力点,宋晓鹏用一个德国原装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日军的炮楼和下方院落的情况,日军在这一面部署了4挺机枪,交叉火力死死的封锁了前进的道路,一些我军士兵的遗体还没有抢救回来,依然倒在他们战斗的地方,而在两侧的民房也有不少的日军步机枪火力封锁了道路,甚至日军还把2个掷弹筒安排到了炮楼顶部,不时向周围可以目标发射炮弹,打得我军士兵抬不起头来。

    宋晓鹏首先否定了逐屋推进的方案,因为现在已经是中午了,逐屋推进耗时太多,只能速战速决,尽快解决战斗。施权觉得可以尝试派几个枪法最好的特种兵用步枪封锁日军炮楼的机枪射口,只要炮楼的机枪不能向外射击,那战斗就比较容易进行了。问题就是如何推进到步枪可以直射日军炮楼的位置,宋晓鹏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由59团和庞炳勋的222团,349团,1021团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发起佯攻,而他们特种兵大队在59团1营3连的协助下悄悄推进到可以用步枪直射炮楼的位置,迅速抢修工事,实施作战,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那两个掷弹筒如何解决,它对工事的威胁太大了。武子迅想起了镇东不是有个古塔,那古塔有200多年历史了,比炮楼可高多了,就是距离远了点,离炮楼有300多米远,这个距离上的步枪射击恐怕不太准确。按说要是对于其他国家的狙击手,这个距离可是小菜一碟,但当时中国特种兵大队就连一支带有瞄准镜的狙击步枪都没有,只能靠人眼和普通的卡尔98k步枪来实施狙击作战,困难相当大。

    宋晓鹏决定冒险试一下,由他和其他三名队里最好的射手一起从古塔顶部向日军炮楼的掷弹筒兵射击,压制日军,而3连官兵迅速向前推进抢修工事,特种兵则负责压制日军炮楼的机枪火力和两侧房屋的日军火力。这是一次标准的协同作战,各部队必须准时行动,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保证3连和特种兵大队可以顺利构筑工事。

    3连官兵把大堆的沙包运到了出发点,等待着其他的友军发起进攻,好向前运送沙包抢修工事。大家的情绪都十分紧张和兴奋,他们在期待着发起进攻的一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