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2章 先说预算  穿在197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902章 先说预算 (第1/3页)

    将驴毛捋顺,杨康年终于进入正题。

    他对着陈凡问道,“我听省旅游局兰局长说,你正在筹划一个大计划?”

    陈凡掸掸烟灰,对着他点点头,“有这回事。”

    杨康年笑道,“这个计划能不能说说?”

    陈凡咂咂嘴,想了想说道,“说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可保密的。你们不是让我负责云湖旅游公司的管理发展么,这个工作核心,说白了就是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云湖来游玩。”

    杨康年听着连连点头,“当时你跟我说,要在云湖建一座影视城,等这座影视城建好之后,不仅可以为全国的电影厂提供拍摄场地,更能以此为作为景点,吸引全国乃至境外游客过来参观游览。

    我也是听了你的描述,才同意向上级建议,通过这个项目。

    后来在考虑云湖旅游公司总经理人选的时候,我想了好大一圈,最后看见你,才突发奇想,论对影视城的管理、对旅游的理解,放眼整个云湖、甚至江南省,还有谁比你更适合这个位置呢?

    只不过我也知道你的岗位跟旅游工作不是一个系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才没跟你打招呼、偷偷跟上级建议。

    没想到竟然还真的通过了。”

    陈凡摆摆手,说道,“这个事儿就过去了,不用再提。”

    顿了一下,又说道,“我那天跟兰局长聊工作,说起发展旅游事业的关键,还是得把核心重点,放在外国游客身上。

    毕竟国内目前的环境,就算老百姓想要出去旅游,也没有那个经济条件。

    再一个,目前各个地区的接待环境也亟待改善,客人来了酒店不够住基本是常态,另外还有交通、商场等等。

    很简单一个例子,现在一个境外旅游团过来,总人数有四十人。四十人的旅游团并不算多,有些大型客车一车就能装下50多人,四十人的旅行团还不够一辆车装的,而国外有些大型旅行团,能同时需要三四辆大巴车来运转游客。

    现在我就问你,这个四十人的旅行团到了云湖,云湖能接待得了吗?”

    此时的陈凡,对于杨康年特别有耐心。

    必须跟他解释清楚、让他明白里面的厉害关系,这样到了掏钱的时候,他才不会犹豫、舍不得。

    陈凡瞄了一眼陷入沉思的杨康年,心里暗暗得意。

    先跟他讲清楚现状的困境,之后再聊聊游客带来消费的美景,别的不说,就冲能挣外汇,也要他心甘情愿掏钞票!

    几分钟后,杨康年丢掉烟头,猛地抬起头,问道,“小凡,你说造大客车,有没有搞头?”

    陈凡顿时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儿,才没好气地说道,“杨叔,你现在是云湖行署专员,不再是云湖汽车厂的书记兼厂长,辣么大的地区都归你管,你这个思维什么时候能转过来?”

    杨康年打了个哈哈,笑道,“转、转,肯定转过来。”

    掏出烟散一支、自己叼一支,点燃后才说道,“我说这个话,也是站在行署专员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你是不知道,这段时间为了搞这个工厂产业化和菜篮子项目,我是一天到晚睡不好、吃不好。

    每天都是半夜才睡觉,大清早就要起床,一天才睡四五个小时,忙得我呀,比当年建机械厂的时候还累。

    可有些事情,不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

    就跟当年到处建高炉炼钢一样,如果没有合格的技术条件,辅导所有的零配件工厂造出合格的产品,最后这个工厂产业化,未必不会落个一地鸡毛。

    可难处就在这里,那些小工厂以前是什么情况,别人不知道,你应该非常清楚。别的不说,就说你在孤峰县农机厂,给卢家湾买的几十台农机设备,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情况。”

    陈凡听到这话,忍不住咂咂嘴,“确实有点惨不忍睹。”

    杨康年一听,顿时兴奋起来,指着他说道,“对吧,你也是这么看的吧!”

    说着长叹了一口气,唉声叹气地说道,“工厂产业化,将各个零配件全部都分解出去,一个零配件成立一到几家工厂,专门为汽车厂供货,汽车厂则专心负责组装生产和最后的质量控制。

    这一步棋要是能走成,云湖地区能发展出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出来,说不定能与十堰、甚至长春争一争车城的风头。

    有了汽车产业链,再围绕棉纺厂搞一条纺织产业链、围绕水运公司搞一搞船舶产业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