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高考1992】(求订阅) (第2/3页)
也正是因为,这种方式因缺乏成绩参考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导致高分低录与滑档现象频发,估分准确性差异也加剧了不公平现象,但是没办法,现在估分报志愿就是这个现实实际情况,其风险可想而知。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重点大学,往往不接收第二志愿的考生。一旦第一志愿落空,即便分数达到第二志愿的要求,也面临着极大的不被录取风险。
林兆喜对于自己的成绩也是有认知的,之前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想着要考燕京医科大学,即便那个时候对医科类的大学不太了解,但是她非常清楚自己以后要当医生,而且还是妇产科的医生,这一点她是非常清楚的,她在燕大上高中之后,知道这个时候的协和医科大学如日中天,稳居第一,独占鳌头,但她还是打算报考燕京医科大学,因为这样更稳妥一些。
林有成自然也是尊重女儿林兆喜的意见,他虽然觉得林兆喜的成绩也可以考虑协和医科大学,但是燕京医科大学绝对不差,尤其是后面还会并入燕京大学。
其实那个时候燕京大学想要合并的还不仅仅是燕京医科大学,还有在同一条路上的燕京电影学院。不过那个时候因老一辈电影人的反对而保持独立,合并可能导致燕京电影学院失去其在电影教育领域的独特地位和实践导向,转而成为以理论和量化考核为主的二级学院,也是为了保护艺术教育的独立性。
除了燕京医科大学,还有燕京邮电大学以及燕京服装学院,后面也都没有被燕京大学合并成功。
林有成知道这件事,自然也就非常支持林兆喜报考燕京医科大学,这无疑也是很稳妥。
当然,即便是人为再委托,在考前填报志愿也终归都是不确定的。
“你也替她紧张啊?”
谢舒华自然也是知道林有成担心林兆喜的高考志愿填报,说道:“反正,喜儿她的成绩一向都很好,不会有问题的。”
林有成摇了摇头,说道:“我担心的是志愿,这先报志愿后考试,别说分数、排名了,连考的感觉都不知道就报了,这填错志愿,整个命运都会改变。”
他这个做父亲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替林兆喜紧张。
现在这样的高考填报志愿真的就是一场豪赌,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本就低的录取率,这命运的骰子在他们手里打转,却常常是掷地无声空叹息。一些高分低估自己,拱手让厉害的学校成了别人的囊中物,而有些勇士高估了分数,结果连末班车都没赶上。
谢舒华笑着说道:“这也是没办法,都是这么来的。”
“这后面肯定要改的。”
林有成很清楚以后高考志愿填报是会改的,不过林兆喜这兄弟姐妹几个只怕是赶不上了,不过林兆乐倒是有可能,好像是1999年燕京等省市就开始率先实行“三知”模式:考生知晓分数、省排名及录取控制线后填报志愿。
当然,这些对林有成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眼前女儿林兆喜的高考。
高考的7月7日来临,日子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和林有成这位做父亲的一样,也是不少家长紧张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就要看林兆喜能不能顺利走过这座独木桥。
紧张的高考日子就那样在暗潮涌动中结束,林有成倒没有主动问林兆喜考得如何,也是怕万一出了岔子,没有考好,免得林兆喜有压力,不过林兆喜自己倒是很有信心地和林有成说了自己考得不错。
这考得不错,真正等到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整个四合院上下才真正知道林兆喜究竟考得有多不错!
高考总分710分,林兆喜考了606分!
这分数毫无疑问地能够上燕京医科大学,要知道这一年燕京的高考分数线,全国统考满分710,不分一二三本,分重点本科、一般本科、分数线分别为538分,521分,513分,505分,这林兆喜能够考到六百分以上那绝对是相当优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