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 只好默许 (第2/3页)
“总理先生,您的目光的确相当长远。可是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可以拖延战争的开始,或者说放弃一些小的利益来阻止战争的开始。
我个人相信,无论对于欧洲还是说对于世界,全都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随着他的话,法国总理阿瑟.尼维尔.张伯伦在心中叹息了一句。
“唉,看起来欧洲的战争可能会不可避免的爆发!
英国人的选择,一定会受到美国人的支持。至于中华联邦,为了战火的爆发,会更加不遗余力的促成这件事!”
随着他心中的这种想法,他只好结束了与张伯伦的通话。此刻多少有些失落的心中,开始有了些与英国首相异曲同功的想法。
“我们应该扩充法**队,并设法为军事增加更多的预算。可惜我们的市场受到中华联邦商品的不断冲击,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做呢!”
这是一个容易使人困惑的问题,军事预算的增加,必然预祝着国家其他方面预算的消减。
可在现在全世界范围的经济不景气时代里,这些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原本扩**国工业价值的手段里,有一个简单易易行的办法。就是增加制造军火的数量,同时使更多的年轻人涌入到军队里,从而增加就业。
要这样做却有几个问题几乎无法解决,甚至戴高乐给他的情报分析,也提到了。
第一,国际军火市场里,甚至包括法**队方面的军火采购,往往都有大批中华联邦的军火,以极低的价格中标。
作为世界军火市场的龙头老大,他们牢牢掌握着世界军火市场的领导权。
第二,这样做却极有可能刺激德国人,使他们加快他们行动的进程。那么为了拖延战争的到来,从而达到完成作战装备的试飞员不会落空。
因为刚刚的电话,现在的资料看起来,就更加使爱德华.达拉第总理担起心来。
作为一个与普通人有所区别的总理,他想问题的时候,必然要想得足够长远才行。
战争有可能爆发,但过份的准备却可能会使战争提前暴发,这个尺度如何把握,却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优秀与否的基本判断。
“哼,我明白,英国人不是鬼,不过他们面临着与法国同样的问题!看来这一次,我们不得不让那个欧洲魔鬼,高唱一回凯歌了!”
最后爱德华.达拉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法**队庞大而又臃肿的机构使它的动员,绝对不可能足够迅速。
与其没有准备充足就匆忙开战,并造成公众难以忍受的伤亡和经济损失,不如允许德国人占些小便宜,好使开始的时间可以推后到适当的时机。
就这样,德国国防军“空中军团”向“莱茵非军事”的行动,得到了欧洲强国默认。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