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章 中华国境 (第2/3页)
的大概作战进度,与此同时蔡锷率领的装甲集团军,同样已经彻底终于了苏联红军在高加索地区的抵抗。作为中华联邦最为强悍的坦克集团军,他们的进攻同样几乎没有受到足够强度的抵抗。蔡锷把他的四个军团,依然空军那样组成两只突击部队,进行侧翼攻击合围。
这当然是标准的地面装甲集团的快速进攻战术,然而令他感觉到郁闷的是,这里的苏联红军面对中华联邦国防军的攻击,根本没有打算抵抗。
“这就是那狗屁文化入侵吗?瞧瞧这些士兵,哪里被俘虏,根本就是想着‘被度假’呢!”
坐在自己指挥飞艇上的蔡锷,郁闷的看着自己大屏幕上的,由前线直接传来的视频。那些苏联红军的战俘,面对中华联邦国防军的时候,他们甚至欢呼起来。
这是上次中华联邦歼灭苏联红军东南方面军之后,把根据俘虏的意愿送回国或者送到乌克兰造成的结果。因为加入乌克兰的苏联士兵,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接出来。与当时苏联实行的高压政策相比,乌克兰的生活显然要美满的多。
要知道那儿是“云扬大公”的领地,而且那里的公民们直接适用的是中华联邦的《中华法典》。而且那些做过俘虏,回到苏联的军官、士兵们受到的待遇并不好。结果一对比,就在当时形成了一股偷渡的热潮。
有趣的是,中华联邦的国境线上,尤其是蒙古边境上,居然并没有什么铁丝网,甚至连巡逻的人都没有。高大的风力发电机立在那儿,就好像是一群巨人。界碑上则带有摄像监控,当有人通过附近的时候,还会根据不同的方向致词。
“欢迎您来到中华联邦,最近的入境登记处在……”
或者是:
“您即将离开中华联邦领土,我将会永远在这儿等待着您的归来!”
向中华联邦偷渡的人非常多,不但有苏联人,也包括大量从其他国家到苏联“旅游”,然后就消失在边界的人。当然,偷渡进攻中华联邦的人,不必考虑能够躲过中华联邦追踪。因为沿国界巡逻的“望楼iii”——预警、电子战飞艇,将杜绝所有人的侥幸心理。而且事实上在他们进入中华联邦之前,他们的行动事实上早已经通过“中华会馆”传递到了中华联邦。
反观对面苏联的国境,铁丝网、挎枪带有警犬的大队巡逻队,他们时刻警惕着边境上的一切,这与中华联邦的几乎空无一人的国境完全不同。不但是中苏边境,也包括了周边所有的国境线。
按说这么“宽阔”的空间,可能是毒贩、走私者,或者说任何心怀不轨的人的通道。不过除过难民之外,根本不会有不法的人物心怀恶意进入中华联邦。
相对于国家的行动而言,那叫入侵肯定要挨核弹。这是以《宪法》之中关于领土、领空、领海以及所有主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