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折断的东洋刀  铁翼鹰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折断的东洋刀 (第3/3页)

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另外日本在飞行员的使用上也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飞行员由于培训周期长,投资大,本应是一个国家空军的重要资源,而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飞行员更是空军的宝贵财富,因为他们往往能左右一场空战的胜负。但由于受到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本的飞行员在战斗机负伤或任务未能完成等情况下往往采用自杀性进攻,以求和敌人同归于尽。这种狂热的疯子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盟军一定的损失,但大量拥有丰富经验的飞行员就此丧生。因此到了战争后期,日本飞行员素质严重下降,已无力与盟军抗衡。

    陆军方面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不过由于对手和战场的特殊性,才使得这个致命的缺陷没有酿成灾难性的后果。日军与美军之间主要以海战、岛屿争夺战或者东南亚丛林战为主,机械化重型装备的作用较为有限。真正让日军领教机械化部队威力是在1939年诺门坎战役,正是由于苏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优势,日军才会选择“南进”这个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战略方向。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5年时日本陆军规模已经扩大到550万人,人数虽然庞大,但大多为老弱残兵,不但训练不足,而且缺少相应的指挥人员和军事装备,特别是基层军官和士官。由于盲从武士道精神,日本陆军的基层军官往往以和下属一同阵亡为荣,导致了大批富有战斗经验的军官白白牺牲在了战场上,因此在战争后期日本陆军已经无法有效的形成战斗力。

    五、其他方面

    统率权问题

    除了科技力量、国力、军力的差别外,这里有另一个造成日本战败的原因,即是统帅权独立的问题。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有一个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代表的最高统帅部。而在日本,则有一“大本营政府连络会议”(即统帅部与政府的联席会议),此一联席会议并无任何法律权威,而仅是一个包含海、陆军的大本营与政府之间的咨询机构,而这三者都是独立的;于是这三者在每一个重大战情发生时都要进行磋商。

    这主要是由于帝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陆军与海军服从天皇的命令」。它被解释为「统帅权的独立」,或是「国家行政机关与统帅权之间的平行独立」。战败之后,「统帅权独立」被判断为战败的关键原因之一。

    技术兵源短缺

    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人口表面上尚能应付战争需要,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

    随着战争的扩大,军队战斗力开始因伤亡而明显下降。1937年-1941年间,日军在国损失了185万人,但这些部队没有遭受较大的、成建制的损失,特别是技术人员、保障人员的损失很少。然而1942年后,在与美军的数次交战,日军精锐部队开始成建制的被消灭,技术型人员也随之消耗。这些人员由于培训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补充。

    另外日本在劳动力也存在着总量结构问题,比如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六、小结:

    由于日本所进行的战争完全是为了满足本**国主义好战分子的侵略野心,豪无正义性可言,日军在占领国残暴的统治,也彻底揭露了其丑恶的嘴脸。随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亚洲各国人民纷纷加入抵抗侵略的战争,日本在道义、政策、人力、国力等方面本就不济的情况下输掉这场战争也是必然的。

    本引自:pot.blog.hxn/lo168/trcbc.px?rtcld=6704321&y=633005802754900000

    【n看】

    找小说,请在百度搜索  书名+看    更多更好无错全字首发小说,尽在看。免费小说阅读尽在略(),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你提供优质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