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新的未来正徐徐展开 (第1/3页)
不知多久后.
一九空间门这面,其另一端的前线基地已然完工。
与一九人类“旧时代”的军事工事相比,这里所呈现出的,不再是冰冷的混凝土与简陋掩体,而是彻底工业化、标准化的宏伟奇观。
前线基地由数十个模块化建筑群拼接而成,犹如庞然的积木般整齐排列。
厚重的合金装甲墙壁上,刻印着帝国的金色徽记,在清晨的曦光映照下闪烁不灭。
指挥塔拔而起,直入云霄,其顶端延伸出全息通讯桅杆,闪烁着稳定的能量流光。
空地上分布的机库与装载平台,则如同巨兽的母巢,随时可容纳运输机、重型车辆与各类物资运输艇的进出。
即便站在远处眺望,也能感受到其冷峻的秩序与无可动摇的力量。
与此同时,基地外围的村镇、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亦是已经展开。
昔日的焦土与断壁残垣正在被层层重塑,人工调控的气候与净化系统不断运行。
湖泊的水面清澈如镜,映照出的朝阳,仿佛为大地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金纱。
成片的森林正在恢复原有的完善生态,郁郁葱葱的绿意从地平线处铺展开来,与新城的轮廓相映成辉。
这一切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帝国宣告重生的象征。
而新城建于空间门不远处,与前线基地形成呼应。
城池的骨架同样出自模块化设计,但带有鲜明的“人文”气息。
高耸的巨构公寓林立而起,犹如一座座现代化堡垒,外表覆盖着银白色的合金外壳,却通过大量的智能玻璃与绿植覆盖,让其冷冽的轮廓多了一分温润。
楼宇之间宽阔的街道笔直延展,路面嵌有磁轨系统,静默、高效的运转着公共列车。
清晨时分,街道逐渐热闹。
轨道列车与自动公交穿梭往来,带着新近安置的难民往返于各个生活区与医疗站。
车厢透明的舷窗内,可以看到那些面色尚未完全恢复的幸存者,他们或沉默注视窗外的风景,或低声与同伴交谈,眼神中仍残留着昔日噩梦的阴影。
然而,在街头,却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
几个年幼的难民孩子围绕着帝国分发的智能玩具奔跑,他们稚嫩的呼喊声在空气中回荡,驱散了某种凝固已久的沉重。
街边的巨幅屏幕上,不断播放帝国军方清剿血十字的记录影像,展示战士们无畏前行的英姿与城市逐步恢复的景象。
这些影像对于新城的居民而言,既是抚慰,也是再一次的安全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整座新城几乎看不到任何私家车辆或悬浮艇的影子。
曾经属于旧人类社会的私人交通,在这里被彻底取缔与替代,公共车辆与轨道系统承担起全部运力,不仅是出于效率的考虑,更因为一九地球的文明在血十字的浩劫下几乎完全覆灭。
眼下,这些被拯救出来的百万难民,仍然依靠帝国提供的免费救助生存。
粮食、住房、医疗与教育,全都由帝国调配与供给。
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稳。
或许在旧社会,他们曾经追逐财富、追逐个人的舒适与自由,但经历了血十字的恐怖后,能在这样秩序井然的环境下存活,已是一种近乎奢侈的恩赐。
远处,冉冉升起的旭日将新城与前线基地一同照亮。
金色的晨光洒落在合金墙体上,反射出一道道刺目的辉芒。
那是力量的象征,也是重生的见证,随着清晨钟声般的讯号在城中回荡,帝国的旗帜在风中猎猎展开,似乎也宣告着一九地球新纪元的来临.
清晨的阳光斜斜洒落,透过透明车舷折射进车厢内,令一辆正在高空磁轨上疾驰的公共轨道列车,笼罩上一层温润的光辉。
车厢内,乘客数量并不算多,座椅之间留有大量空位,氛围显得格外安静。
偶尔能听见些许低声交谈,两三位幸存下来的人们,或因旧日的相识,或因共同的灾难而成为朋友,正压低嗓音交谈着新城的变化。
更多的人则静静坐着,目光投向窗外,眺望那一座座新建的高楼与映照着晨光的湖泊,神情中夹杂着陌生、怔然与难以言喻的感慨。
靠近车窗的一侧,一名身着黑色服饰的壮汉独自坐在位置上。
他肩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