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室温超导体材料的研究,银河职业学校 (第2/3页)
并不存在常温常压超导材料,不管是低温还是高压,都是人工来提供外力来使得材料内部分子结构有序化。”
“可是在常温常压下,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材料,因为这违背物理规律。”
一旁的唐都交大领导脸色都变了,显然是对尹国庆的这番话不满意。
不过,还不等这些学校领导说话,王东来开口了。
“尹教授,我们是搞科研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我想尹教授应该也很清楚。”
“钇钡铜氧这是已经被确认的铜氧化物超导体,具备完全抗磁性,它的超导转变温度tc已经高于液氮的沸点。”
“从热力学上来看,液氮沸点到室温之间并没有什么无法逾越的鸿沟,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物理理论能够说明室温超导不可能实现。”
“1986年首个铜氧化物超导体La2-xBaxCuO4被发现,其超导转变温度Tc为35K。”
“紧接着Tc在90K以上的Y-Ba-Cu-O体系超导体也很快被发现,Tc为93k(-180°C),超过了液氮温度大关(-196℃、77K)。
“1993年发现的Hg-Ba-Ca-Cu-O体系,常压下Tc为134K(-139℃),高压下可达到164K(-109℃)。”
“从热力学角度上看,修改铜氧化物超导体的掺杂和结构曾经使其Tc在几年的时间提高到了3到4倍。”
“这些信息,我想尹教授应该比我更熟悉。”
“现在,我们之所以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也许只是我们的认知不够,或者是工具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关于这一点,尹教授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你看看如何。”
尹国庆听到王东来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趣,就出声说道:“王院士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
王东来没有犹豫,立即说道:“尹教授也知道我是学数学的,是不是可以通过软件建模的方式,进行协助实验。”
“只要软件仿真度足够高,当输入元素的种类、每种原子的数量、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等信息,可以达到预测分子是否具备超导概率,这就够了。”
“如果分子的超导概率够大,还可以预测物质的超导临界温度。”
“我想如果做到这一点的话,应该能对室温超导材料研发工作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王东来说的轻描淡写,轻而易举,可是听在一旁众人的耳朵里,就不同了。
此刻,一旁众人心里的想法近乎是统一的。
“真当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有这么强的数学天赋和能力啊。”
这就像是一个笑话,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里面一样。
第一步打开冰箱,然后把大象放进去,最后关上冰箱。
前两步谁都会,可中间那一步,又有谁能做到。
王东来所说的这个软件建模便是如此。
能不能开发出这样的一个软件,这是一个问题,软件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比人和狗的都要大。
“王院士,不提这个软件建模的问题,就单单是每次的模拟,都要在一百多种化学元素之中,进行实验,还要考虑到原子数量,原子间结构方式等信息。”
“可以说,每一次计算的数据量极大,普通计算机肯定无法完成计算,只有依靠超算来完成。”
“不提超算所需电费,就是超算的使用,这些都是成本。”
“最关键的是,并不是这么做了,就能一定研发成功。”
“不确定因素下,贵公司又能支撑多久的研发呢?”
尹国庆也是懂技术的人,不然的话,也不会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
只是稍稍思索了一下,就找到了王东来提出来的办法里面,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听到尹国庆指出来,王东来轻轻地笑了一声。
“尹教授说的确实在理,这确实是问题。”
“不过,这是对于其他公司而言。”
“对于银河科技来说,这些并不是问题,恐怕尹教授还不太清楚银河科技的人工智能技术。”
“我们早就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领域的迭加应用,达成了1+1大于2的效果。”
“并且,我研发出来的量子计算机,计算能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