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故人呐 (第1/3页)
算下来,这已经是刘荣即天子位的第六个年头,掌汉家大权的第九年。
在这九年时间里,汉家发生的大事——尤其是值得一提的大事,似乎都在外部。
汉匈朝那之战、河套-马邑战役以及高阙之战。
内部,则基本是官僚体制改革、官员俸禄改革,以及军功核算改制等政策方面的缝缝补补。
除此之外,似乎就没什么其他能说道的事情了。
但在不知不觉间,汉家因为刘荣掌权,也还是发生了一些不为人所察觉——或者说是即便察觉了,也不敢太过注意的变动。
比如,先帝年间率军出征,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故太尉、前丞相周亚夫,在再三拒绝刘荣所释放的善意后,已经踏上了乃父走过的老路,在诏狱走了一遭。
至于罪名,与原本历史上的死因如出一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私藏甲胄。
之所以说这个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是因为这个罪名,往大了说,那就是密谋不轨,甚至意图谋反!
往小了说,则是如今汉室高岭将领普遍存在的一个小陋习。
——为了在地底下,在冥槽地府还能做将军,汉家的老将军们,普遍会在为自己置办丧葬之物时,以擦边球、轻微僭越的方式,来准备一批用于陪葬的武器军械。
陪葬军械的规格,根据身份、地位各有不同。
队率司马一级,率兵不过五百,自然不敢搞的太过——搞几柄剑、几张弓,也就差不多了。
校尉一级领军一千,稍‘阔’些,也不过是多几杆戈、矛等疑似僭越,却也被准许陪葬的轻武器。
到都尉一级,事情就开始变得有些不受控制了。
——都尉,多半独掌一部,掌兵五千人,已然是毋庸置疑的将军!
虽然无法和大将军、车骑将军等顶级将领媲美,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小的将军,他也是将军!
掌兵千人的校尉,好歹能被称为偏将;
领兵五百的队率司马,但凡脸皮厚一点,尚且还张口闭口‘末将’‘本将’;
更何况是掌兵五千,从政便是二千石起步的都尉?
活着的时候,在人世有如此崇高地位,到了地底下,自也是不能受委屈。
如今汉室,都尉一级光是默认的基本陪葬品,便有都尉本人所着甲胄一,佩剑一,配弓一。
此外,还要根据该都尉所带的兵种,来进行额外补充。
步兵都尉,要甲三面材官巨盾,以及三到五套刀盾;
弓弩都尉,要加一柄都尉所用的重弩,外加制式轻弩五。
骑兵都尉——过去几十年,汉家倒是基本没有。
但随着河套到手,汉家的骑兵部队建设也踩下油门,这一部分‘漏洞’也很快被填补。
——骑都尉本人所乘战马,在战时所用的骑甲一套,外加骑枪一柄!
乍一听上去,哪怕是昂贵的重武器,也都只是个位数的数量,似乎都没什么大不了。
但事实上,单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个位数数量级的重武器,也同样是一笔相当不菲的财富。
拿队率司马一级的‘几柄剑’‘几张弓’为例。
现如今,少府内帑制作出库的军用制式长剑,每一柄的成本价都在八千钱到一万二千钱之间,根据剑身长短、轻重区分。
取平均值一万钱,几柄,就是几万钱。
这还是青铜剑!
而且还是成本价!
至于弓——真要是寻便宜的,倒也能找到千儿八百钱的轻弓。
但在侍死如奉生的当今汉室,用作陪葬品的弓,显然也不能挑便宜的来。
这么算下来,单就是队率司马一级陪葬的几柄剑、几张弓,总价值便是大几万钱——奔着十万钱就去了。
十万钱这个数字有多敏感,已然不必再多赘述——一户中产之家的全部家产。
也就是说,队率司马一级的陪葬品,单就是军械,便要把一户中产之家的家赀给埋进土里。
若队率司马是什么大官、高官,倒也罢了。
偏偏队率司马,品秩仅为六百石。
若非刘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