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故人呐 (第3/3页)
尉一级,情况疑似有了些许好转。
——都尉一级,秩二千石,号将军,那都是军中排的上号的人物!
在战场上,有机会军功封侯的,往往就是这一级别的高级将领。
但收入再高、地位再高,也架不住开销大。
甲胄一,佩剑一,配弓一。
光是那一具跟随都尉征召八方的甲胄,价值就是十几万钱,甚至数十万钱!
及佩剑、配弓——都尉一级的装备,能是寻常物?
便是当下,刘荣掌控下的汉家,给都尉一级配备的佩剑,便是统一的熟铁锻钢剑!
为什么都尉一级才能配备?
因为这玩意儿很贵!
而且极度稀缺,又导致价格根本下不来!
光是原材料的熟铁,价格就是同重量青铜剑的三到五倍,若是按锻钢算,更是十倍不止!
再加上锻铁、锻钢的人工——尤其锻钢这一门‘高级技术’在当今汉家的稀缺性。
毫不夸张的说:汉家的都尉腰间挂着的佩剑,其价值都能达到剑重十分之一的黄金!
少府内帑光算材料——还是按‘熟铁’来算,都能搞出数万钱的成本价,但凡流入市场,妥妥能卖出二三十万钱!
佩剑如此,配弓也便宜不到哪去,都是市面上可遇不可求,军中也难得一见的良弓,价值普遍不下十万钱。
喏;
一甲,一剑,一弓——毫不起眼的三件套,价值便奔着五十万钱去了。
五十万钱,什么概念?
按汉室如今,每石三十钱上下的粮食价格,这五十万钱换成粮食,都能有个一万三四千石。
够都尉手底下的五千兵马吃一个多月了!
更别提除了这三家套,还有更具兵种补充的材官巨盾、刀盾/重弩,制式轻弩/骑甲、骑枪套装了。
巨盾、刀盾还好说,十几二十万钱就能下得来。
重弩、轻弩稍微麻烦点,却也只是手续麻烦,少府内帑出产的,也就是几十万钱的东西。
真正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那骑甲和骑枪!
尤其是骑甲!
作为战时,保护马匹的全身甲,一套骑甲在当今汉室的市场价,往往是能达到大几十万钱的!
更别提那骑枪,从刘荣授意少府制作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以锻钢为尖,且末端也有熟铁配重块。
就这么掰着指头算下来,都尉一级的陪葬军械,价值那是稳稳超过百万钱的。
百万钱!
什么概念!
十万钱家产,在当今汉室被称为‘中产之家’。
而百万钱家产,则被贵族阶级阴阳怪气的称之为:素封。
何谓素封?
说的就是某些奸商,凭见不得人的手段,积累了百万钱的财富;
而食邑千户的彻侯,一年所得也不过租税万石,作价百万钱(曾经)。
明明没有被封侯,却能和食邑千户的彻侯一样,拥有百万数量级的财富;
这不就是没得到朝堂敕封,却自己给自己‘封了侯’,虽无彻侯之名,却有彻侯之实——至少有与彻侯不相上下的高收入的‘素封’嘛……
从这素封二字,便不难得知百万钱,在当今汉室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百万钱,是食邑千户的彻侯,一整年的租税收入!
而在刘荣平抑粮价、官营粮米之后,更是已经变成了食邑三千户的彻侯一整年的租税收入。
食邑三千户的彻侯,已经是中等,甚至中等偏高的彻侯食邑数量了。
而都尉一级,但凡封了侯——哪怕只是关内侯,食邑一二百户,死前都不可能还只是都尉。
换而言之,这一甲,一剑,一弓,外加‘些许’补充的陪葬军械,对于都尉一级而言,也同样是一笔相当繁重,甚至很可能要付出大半家产的庞大支出。
尤其这些东西,但凡留给子孙后代当传家宝,都是能在战场上发挥大作用的。
就这么埋了,偏偏还不是什么便宜玩意儿……
只能说,封建时代的贵族,被后世人评价为‘万恶’,不是没有原因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