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2章 好大一个‘惊喜’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02章 好大一个‘惊喜’ (第2/3页)

   很简单的道理。

    原本陪葬一块金子的地方,替换成几件陶器;

    这就等于说,原本只需要花费一块金子的地方,变成了需要几个工匠,以天子陪葬品的规格,去精雕细琢几件陶瓷器。

    再比如,需要一块珠玉的地方,换上了一件名贵木材制作的饰品。

    原本只需要付出一件价值几十金的珠玉,结果替换后,光是名贵木材就花了几十金,雕琢、制造的人工费用还得另算……

    厚葬之风,是汉家仅有的几个弊病、不良社会风气之一。

    刘荣想过改变,但最终还是放弃了猛烈手段,只能采取更温和的引导,来花费百十来年,慢慢转变天下人的看法。

    毕竟祖宗这个东西,在华夏的意义实在太过特殊。

    饶是贵为天子,刘荣也不该轻易动手。

    说回正题。

    在这个人人都忙着厚葬先祖的时代,曾经担任太尉平灭吴楚,而后功成拜相的周亚夫,自然也不能免俗。

    尤其是周亚夫的儿子,更不可能免这个俗。

    周亚夫心底,对先帝、对当今刘荣都还有些抱怨,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功臣应得的待遇。

    周亚夫的子嗣、亲族们,更是对此颇有微词。

    于是,随着周亚夫年事渐高,且动不动就抱怨‘活着没意思’,周亚夫的儿子,自然就开始准备起了周亚夫的丧葬用品。

    作为武将,尤其还是做过太尉的顶级武将,周亚夫的陪葬品,自然也就少不了军械了。

    前文提到,队率司马一级的陪葬品,便要有剑、弓各数件;

    校尉一级则在此基础上,另外加几杆戈、矛。

    都尉一级,更是要甲、剑、弓各一,外加其他能体现兵种的昂贵军械。

    而周亚夫和都尉一级之间,差的那可不只是一星半点。

    ——汉军制,伍长率兵五人,什长率兵十人,屯长五十,曲侯一百;

    队率司马五百,校尉一千,都尉五千。

    而都尉这一理论层面的将军之上,还有真正得朝堂官方任命,授予将军印的将军,掌控三到五个都尉部。

    再往上,有‘称号将军’,也就是前、后、左、右将军;

    再往上,则依次是上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大将军。

    最后的最后,才是太尉。

    可以说,寻常都尉和太尉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和太尉周亚夫之间的差距,那是比大头兵和都尉的差距,都还要更大的。

    光是职务级别,都尉到太尉都差了这么多级;

    更何况周亚夫还不是寻常太尉,而是正儿八经有功勋,曾挽救过宗庙、社稷的实权太尉,甚至从太尉转任过汉相!

    如此一来,周亚夫这一身份、地位所对应的丧葬用品,自然也就甩都尉一级八百条街了。

    什么周亚夫亲用的佩剑、甲胄、弓弩,那都是提都不用提的;

    什么兵种特性的军械,那也是要每样都来点的。

    尤其夸张的是:到了周亚夫这一级别,陪葬品那都是要‘未雨绸缪’,给周亚夫在地底下的亲军护卫准备军械的。

    这就意味着几百柄剑、几百张弓弩、几百杆戈矛,是无论如何都少不了的。

    而问题,也恰恰就出在这‘’了。

    ——对于将领陪葬自己的甲胄,如今汉室是持默认态度。

    也就是说,将领要把自己用过的那一件将军甲,作为陪葬品带到地底下,如今汉室是不管的。

    至于‘阴间亲军’,只要别太过分,再额外陪葬几套甲胄,朝堂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允许少府内帑,捞这个偏门生意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算是汉天子和将军们之间,一种畸形的妥协。

    ——天子允许将军们违制、僭越式的陪葬甲胄,以过上‘更美好的阴间生活’。

    与之对应的,便是天子有此掌握着每一位将领的把柄,只要将领不听话,随时都是一个大不敬、图谋不轨的帽子扣上来,几条命都不够将领死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有备无患的必要手段。

    就像是后世的蘑菇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