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3章 赶紧的吧~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03章 赶紧的吧~ (第1/3页)

    ~

    为什么说绛侯周氏一族的血脉、基因多少有点说法?

    因为这是周氏家族,在短短两代人的时间里,第二次因为这种事扯上官司。

    ——初代绛侯周勃,就是因为类似的事被太宗皇帝下狱。

    二代条侯周亚夫,又是因为同样的罪名,搞得刘荣不得不将其下狱。

    什么经验、教训,周氏一族根本就没那个脑子去总结归纳。

    最让刘荣无语的是:侯世子周阳,好歹也是将门虎子;

    怎就那般没脑子?

    就不想想,在长安这地界,敢接甲胄订单这种杀头的买卖——尤其还是五百套这种数量级,除了少府内帑,还有谁敢?

    过去这些年,长安朝堂、汉天子之所以默认将领逾矩、逾制陪葬甲胄,还不是因为这个过程中,少府内帑也能有利可图?

    毕竟丧葬用的甲胄,和战场上用的甲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同样的价格,却只需要样子过得去就行。

    这份钱,少府内帑吃的很安心,也很‘饱’。

    结果可倒好。

    侯世子周阳白嫖不成,居然还不自觉间,和少府内帑打起了官司!

    少府内帑是什么地方?

    历代汉天子的钱袋子,恨不能在脑门上明写着‘俺的靠山是皇帝’的历史级国有部门!

    在少府的权力巅峰期,汉天子普遍都有‘只要少府在手,朕敢和全天下开战’的底气!

    周阳敲诈少府内帑,这和直接敲诈天子荣,又有什么区别?

    连这个问题都想不明白——连自己在和谁做生意、是在敲诈谁都想不明白;

    刘荣只能说:不愧是周亚夫的儿子。

    简直完美继承了周亚夫约等于零的政治智商。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这件事的后续,自然也就是可以预见得了。

    ——那几位‘匠人’,或者说是少府的编外销售,直接把事儿通道了大理属衙;

    事关五百套甲胄这等‘疑似谋逆’的答案,大理赵禹也不敢迟疑,直接就把事儿捅到了朝堂之上。

    实际上,也不需要赵禹去捅。

    早在那几个‘匠人’,跑到尚冠里条侯府伸手要钱,并大闹天宫之后,这件事就已经传的尚冠里人尽皆知了。

    但凡周亚夫人员好点,能得到大部分尚冠里功侯贵戚的亲近,这件事儿,倒还说不定能压下去。

    真要是大半个尚冠里沆瀣一气,那廷尉赵禹也不敢把事儿捅破。

    甚至于,但凡周亚夫和赵禹的关系好点,这事儿说不定也会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

    ——哪怕是念及交情,赵禹都可能会冒着小小的风险,私下跑到刘荣面前提一句:陛下,有这么个事儿,臣不知道该不该摆上台面,想要请陛下拿个主意。

    刘荣也有可能满含盛怒,最终却忍着恶心,捏着鼻子,私下处理这件事。

    比如赐死侯世子周阳,对外宣称病故之类。

    但诸般‘不巧’赶到一起,这事儿最终,还是朝着最不利于周亚夫、最不利于条侯府的方向狂奔而去。

    作为这批丧葬用品的实际拥有者,或者说是使用者,周亚夫不出意外的被投入诏狱。

    作为实施者的侯世子周阳,更是直接被大理属衙登门捉拿,而后当着尚冠里数百家功侯贵戚的面,押解到了曾经的廷尉大牢,如今的大理牢狱。

    好在这一世,周亚夫没有像历史上那般,梗着脖子玩儿‘不解释,要杀要剐随你便’那一套。

    再加上刘荣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意愿,想要弄死周亚夫一家,此事,便也就在刘荣的‘宽宏大量’之下,得到了一个相对妥善的处理。

    此案最终定性:条侯周亚夫,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儿子周阳,为了给自己置办丧葬用品,而逾制订做甲胄。

    故而,此案,周亚夫最终的罪责为:教子无方。

    罚条侯周亚夫闭门思过三月,削夺条侯食邑一千户,以儆效尤。

    条侯世子周阳,违制订制甲胄,坐谋逆!

    念其初心是为父治丧,而非真的有歹意,罪减一等,许其自留体面。

    至于那几个‘匠人’,则让刘荣多少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