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张松察异 (第2/3页)
。
这几乎是要走了曹操四分之一的地盘和人口,不但将先前从刘封那索得的南阳郡吐了出去,还得倒赔上京兆尹、颍川郡和汉中郡三个郡国。
来之前,曹操也做好了割肉的思想准备,和司马朗的密谈之中,给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汉中或南阳,两郡可选其一,再加上蜀中如今曹氏以及汉中张氏所控制的所有地盘。
曹操觉得这个条件已经相当足够了,甚至有些后悔当初不该过于贪婪,既得陇复望蜀,若是止步于汉中,虽然蜀中各郡都归于了刘封麾下,可两人之间却有秦岭所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那时自己不但白得一个人口丰殷的汉中郡,而且也不会增加太大的防守压力,同时关中还能得到更多的经济、人口、物资、以及军事上的支援……。
曹操当时就叹息不已,深以为悔,但为了赎回曹昂和嫡系精锐,他痛定思痛,甚至给出了两郡皆予的底线,但希望司马朗尽量争取,能保住一郡就保住一郡,不论汉中、南阳哪一郡,都能折算为司马家的军功。
可别小看这军功一词,在汉代只有军功可以封爵。
这等于是曹操在暗示司马朗只要对方表现的足够出色,这一次的酬劳可不仅仅是大将军府主簿的位置,更有封爵之谢。
“左将军,你这要求也委实有些过分了。”
司马朗面露复杂之色,混合着无奈,震惊,羞愤以及恼怒之色,倒是极为清楚的将他态度展现的淋漓尽致。
“我知左将军对荆州之事耿耿于怀,和当初不过也仅南阳一郡。”
司马朗据理力争道:“左将军如今怎能索要四郡之地?莫说关中,就是颍川也早归朝廷治下,如何能做交易?左将军此议太过儿戏。”
“这如何就过分儿戏了?”
刘封却是不这么认为,解释道:“前年荆州之时,大将军不过劝和了一下,就将南阳收走,归属于其治下。如今曹昂与大将军麾下精锐六、七万人困于蜀中,若是再算上汉中军和蜀军,更是部下十余万众。怎可与昔年故事相比?”
刘封的一番话有理有据,且毫不留情的点破了要害之处,这种毫不遮掩的态度,让司马朗的心如坠冰窖。
司马朗甚至在这一刻有了一丝怀疑,猜测起刘封到底有没有谈判的诚意。
可接下来,司马朗却又否决了自己的念头。
当今天下三分,唯袁、刘、曹三家,即便如今刘氏势大,也没有大到能以一敌二的地步。甚至在许多士族眼中,袁氏才是天下第一强藩。
刘封虽然年轻,但其已经戎马十载,大小数十战,经略七州,绝不能以寻常青少相看,少年意气在刘封的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也就是说,刘封是真的要价四个郡的地盘?
嘶……
司马朗只觉牙根发凉,这胃口也太大了吧?
司马朗压下心中的震惊,继续思考起来,曹操会不会答应。
他的答案是很难。
关中、颍川可比汉中、南阳重要多了。
要是承平时节,天下第一郡的南阳自然分量十足,甚至盖过了西京长安。
可现在的南阳百废待兴,早已不是当年的富庶之地了,只是地理上还有几分优势,能同时遮蔽关中和颍川的侧翼,这才有了不小的价值。
汉中那就更加次要了,若不是如今的汉中算是膏腴之地,仅凭他的地理优势根本就不值一提。
汉中对关中的重要性,可比蜀地而言小多了。
为何历朝历代都把汉中划归关中管辖?
无他,益州得汉中而安,失汉中而亡。
再看看后世诸葛亮的五次北伐,皆是从汉中出发,对关中的威胁虽大,却始终不能得手。所以曹操才会愿意拿出汉中、南阳来做交换,而只字不提颍川和关中。
只是如今刘封看来主意甚坚,竟半点让步的迹象都没有。
司马朗各种努力之下,却不见有半点效果,急的脸色发红,可内心却是一片冰凉。
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