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5章 君臣相得  我父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45章 君臣相得 (第2/3页)

若欲安定西川,匡扶汉室,平定天下,必有赖诸君鼎力相助。岂能坐视诸位行此刀尖舔血之事?”

    末了,刘封以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决断道:“此事,断然不可!”

    法正只觉一股热流上涌,以他刚强自矜的性格,都忍不住有些眼眶发酸。

    若是换了其他人,听说能如此轻而易举的拿下成都这等重镇,不但立刻就会答应下来,甚至还会担心自己等人退缩吧?

    但凡能为事成增加分毫成算,即便是以他们的性命为代价,恐怕就连犹豫都不会犹豫一下的吧。

    可如今,刘封竟然直言回绝了自己,这如何不让法正铭感五内,情绪激动呢?

    不过法正毕竟是法正,片刻之后,他已是整理好了心绪,然后起身离席,走到刘封面前大礼参拜了下去。

    “将军,我等献城,并非是为了荣华富贵。张子乔,蜀郡郡冠之家,城外良田千顷,郭中旺铺百间,族中之积蓄,粟红贯朽,便是敷用百年,也难以耗尽。秦子敕、杨季休,类与张同。”

    法正慷慨激昂的先夸耀了一番张松、秦宓、杨洪三人的家世豪富,随后再话锋一转道:“彼等甘冒奇险,不惜性命,所为者何也?”

    “一为感念将军平定天下,匡扶汉室之雄心。”

    法正继续说道:“二为拯救成都父老乡亲于水火。”

    “三则略有私心。”

    他口中说着私心,脸上却是毫无半点羞惭:“我等几人,素怀壮志,胸藏韬略,非欲终老于林泉,乃冀展才于当世也!然刘季玉暗弱无能,不识俊才,重用阿谀奉承之辈,使我等埋没于尘土之中。

    今幸得将军垂青,蒙知遇之隆恩,必竭忠尽智,效犬马之劳。临事则披肝沥胆,决策则殚精竭虑,纵赴汤蹈火,亦无半分退缩。唯愿助主削平乱象,安定社稷,待功成之日,使某等名留青史,不负此生所学,亦不负明主知遇之诚耳!”

    “将军!”

    法正再高声疾呼道:“此事虽有风险,然我等却甘之如饴,若为成都百姓而顾,纵然身死族灭,亦是心甘情愿。还请将军莫要推辞,凉了我等忠谨报效之心。”

    法孝直这番话可谓是面面俱到,也没有将自己一方人的品行捧上天去,也有着自家私心的想法。不过同时,他也表露了己方愿为成都百姓而赴汤蹈火的决心。最为巧妙的是,如此一来,刘封就没法再以纯道德的角度来拒绝他们,因为一旦如此,那刘封岂不就是视成都百姓于无物了?

    刘封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长叹一声,心中却是欣喜异常。难怪原时空中自家老爹那么喜欢器重法正了,只从他刚才这一番话中,刘封也对其好感再增。

    “为成都百姓计,封纵然不愿,也只能让步了。”

    刘封故做纠结,接着又叮嘱道:“此事我虽允了,然孝直须转告子乔他们,万望小心谨慎,珍爱自身,不可轻言牺牲。”

    法正当即大喜过望,连连答应。

    接下来,刘封与陆逊、法正等人详细商议了整整两个时辰,敲定了诸多细节之处,最后将兵变的日期定在了三日之后,给他们再留三天的准备时间。

    刘封与陆逊、法正秘议之时,一骑信使正在从涪城朝着成都疾驰而来,正是来报涪城被围之事。

    商议完后,法正又趁着夜色悄悄离去,返回成都城内。

    很快,张松等人从法正口中得知了刘封的消息,大为感动,同时信心倍增。

    “有了左幕军的驰援,只需要能按时打开东门,大事可定!”

    杨洪最先长松了口气,这两日联络以来,所得皆是好消息。不但杨露、马球当场应邀入伙,而且拿出来的家底还远超张松等人的预料。

    同时,城中的东州兵已经开始北调,成都城中的曹军也开始悄悄撤离。这些行动虽然很是隐秘,却仍然没能瞒过他们这些地头蛇的眼睛。

    虽然不清楚曹军的调动缘由,可对于准备举事兵变的张松等人来说,这依旧是一个大利好。曹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