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6章 纵虎归山  我父刘玄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56章 纵虎归山 (第2/3页)

 两队人马汇合一处,董袭心中的大石这才落了地。

    等回到襄阳时,贾逵亲自至城北码头迎接。

    “悔不听梁道之言,方有前日之败。”

    董袭一见贾逵,眼泪就掉下来了。

    这一战折损了董袭所部九百余人,光是战死者就高达两百余,其余轻重伤者几乎占了全军的半数。

    这可都是追随他董袭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精锐啊。

    不论是经验,资历、功劳都是一等一的,随便挑一个出来都能当个伍长、什长,如今却白白丢在了新野城里,着实让董袭心如刀割。

    贾逵却是赶忙劝慰道:“老哥这说的是哪里话,此番出袭,乃是你我共商而定的,如何便是老哥一人之错,逵亦有同责。好在老哥能平安归来,主力未损,实乃是天幸。”

    贾逵之言稍平董袭心绪,遂亲送董袭归府。

    及至室中唯余二人,董袭忽执贾逵衣袖,沉声道:“卫氏有异。”

    贾逵神色顿肃:“兄何出此言?莫非卫氏此番行事,有甚破绽?”

    董袭摇首:“新野之围,卫氏应对得宜,并无纰漏,有功无过。”

    贾逵知必有后文,静待其言。

    董袭继而道:“然卫氏虽无错处,甚可谓应对机敏,更有倾家想随之举,可谓忠谨。只是曹军的行迹却令某心生疑窦。”

    贾逵眸光骤亮:“愿闻其详。”

    “此番某执意袭取新野,实中大将军之计。”

    董袭正色道:“当是时也,某自忖绝难脱身,已存殉节之志。然曹军伏击颇显诡异,其攻势虽猛,却未下死手,竟似驱赶而非剿灭。别的不言,若曹军于淯水两岸设伏,毋需弩炮投石,但以强弓劲弩辅以火箭,某早已殒命淯水,如何还能于襄阳城中再见梁道乎?”

    贾逵缓缓颔首,显然对董袭之言很是信服,只是不好多言。毕竟两人所猜如果是真,那董袭可真就是险死还生了,而且还真就是曹操一念之间的结果。

    “只是……”

    董袭的话锋突然一转,有些软了下来:“卫氏此番举家相随,又着实让某有些不解,若是卫开、侯音真是死间,那他们难道连家族也不顾惜了吗?”

    贾逵也是点头赞同,这个年代,家族可是相当重要的,的确有些人不顾念家族,但那往往是在战场之上无法保全的选择,并不是主动出卖家族。也正是因此,原时空中周舫诈降曹休,才会让曹休那么相信,就是因为没有这样的先例。

    只是贾逵、董袭与曹休截然不同,他们并不会因为没有先例而就不顾逻辑了。

    在他们看来,刘封对于卫开、侯音二人并没有恩德,何至于两人如此倾家效力?

    虽然侯音、卫开自承为曹操所恶,更受不了曹氏盘剥,故此才弃暗投明。

    不过两人也都知道,这番怀疑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不论是曹氏的攻击有所保留也好,还是卫氏的投效有些瑕疵也罢,都有很强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并非铁证如山。

    更何况从明面上来说,卫氏可是立下了大功的,正是卫开的及时通报,才给了董袭突出陷阱的可能。

    虽然这个情报也是卫开给的,但功是功,过是过,而且当时最终决断去新野的还是董袭。

    考虑半晌之后,贾逵做出决断道:“既然如此,且先将卫开安置在城中,多加观察。”

    董袭略一思索,点了点头,同意了贾逵的安排,旋即又道:“此事当报于主公处,或许主公会有什么指示。”

    “梁道。”

    突然,董袭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提醒道:“此番新野遇挫,大将军必不会再做隐藏,曹军全力南下已迫在眉睫,汝当早做准备。”

    贾逵点头道:“元代兄且宽心,我早已下令荆北各郡早做准备,同时传令荆南,调其郡兵北上,入驻江陵、西陵、夷陵、当阳、夏口等诸多要隘,以强化当地的防御力量。只消坚守至蜀中平定,主公腾出手来之后,大将军必不战自退。”

    接下来的情况果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