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九章 抓住那只萝莉  从电影抽取技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百零九章 抓住那只萝莉 (第1/3页)

    其实这是个普遍现象。

    世界上没有谁能赢得所有人的喜爱。

    即便是史泰龙,杰克逊这样的巨星,也难免有批评者。

    在杜笙事业上升期,这种现象还不明显,

    但随着成就越来越多,开始走向巅峰时,黑子们也逐渐出现了。

    好在总体而言,杜笙的支持者远多于反对者。

    所以当新蒗网等媒体发布有关《飓风营救》公关费用的文章后,立刻引发笙fans的强烈反击。

    “飓风营救公关费”这个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首位。

    真理越辩越清,关键是要给人们提供辩论的机会。

    由于杜笙拥有自己的发声平台,不明真相的路人很快明白奥斯卡公关费是怎么一回事儿。

    事实上,每部参与奥斯卡评奖的电影都会投入一定的公关费用,

    具体数额不一,但拿奖离不开这笔开销。

    就算明星本人不出这笔钱,背后的广告代言商也会赞助。

    这是一种商业行为。

    公关费也是为了提升它们的知名度,利益息息相关。

    YY门户网还专门做了一篇报导,盘点了本届奥斯卡其他影片的公关费用。

    《老无所依》投入了1300万美元,

    《玫瑰人生》为了拿下最佳女主角花了1500万美元,

    《血色将至》则为最佳男主角砸下1800万美元……

    相比之下,《飓风营救》的公关费用算是比较少的。

    而且这里面,大部分还是赞助商出的钱。

    一些视频博主也在TVING平台上发布了关于奥斯卡公关费的知识科普视频,

    其中由深田恭子制作的一期尤其火爆。

    她在视频中解释道:

    “虽然公关费是获奖的一个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条件。

    首先得获得提名,才有资格进行公关活动;

    其次,获奖还需要电影本身的质量和演员的表现足够出色。

    《飓风营救》作为一部华人班底的作品,其获奖难度比欧美电影要大得多。

    正因为杜笙在灯塔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加上他在《飓风营救》中的精彩表现,才能最终捧回小金人。

    所以这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含金量非常高……”

    随着这些报道和视频的广泛传播,很多被误导的人逐渐认清了事实。

    然而,舆论争议依然存在。

    毕竟有些人纯粹是为了抹黑而抹黑,并且背后还涉及商业竞争的因素。

    直到两天后,新闻联播插播杜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消息,

    尽管只是在栏目板块下,出现短短几秒时间,但这足以颠覆舆论。

    这年代以艺人身份登上新闻联播,且单独报道其获奖消息,在化娱圈里是前所未有的待遇。

    倌方力挺杜笙的潜台词,不言而喻。

    杜笙与星际传媒的崛起,使得国内文娱产业的发展比前世更好,意识形态紧跟倌方,使得内外没有那么多捣乱的声音。

    倌方很清楚这是谁带来的。

    因此这次杜笙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直接给了优渥回报。

    而且播出时间点,也非常巧妙。

    新闻讲究时效性,杜笙拿奖已经快过去两天,新闻联播才播报这一消息,

    显然是上面注意到这些争论和杂音,于是决定一锤定音。

    杜笙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一项为国争光的荣誉事迹。

    果然此事一出,新蒗网等媒体立即撤下之前关于公关费的报道。

    争吵渐渐清净。

    对于国内的舆论情况,杜笙也有所了解。

    叶瀞芷一直与他保持沟通。

    不过他并没有太过在意。

    正所谓木秀于林,他在国内的名气几乎断档,哪怕是一些小事都会被人吹毛求疵。

    想要成名,这是必经之路。

    何况大多数人还是力撑他的,没必要跟这些黑子纠缠不清。

    杜笙拿完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留在灯塔国处理新片拍摄的最后事宜。

    说起来,《金刚狼》这剧本,早就在他手里翻来覆去打磨了七八遍,

    改得那叫一个‘面目全非’!

    但爽点密集,节奏感更强。

    跟前世那些磨磨唧唧的版本,完全不是一个味儿。

    李伊馨私下都跟人嘀咕:

    “这剧本,说白了就是杜笙画的骨架,要是真论编剧署名,他排第一都不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