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艰难的生活创业史 第二十章 泉菊之恋 秋仁献路 (第2/3页)
着劳动续曲,张秋仁仿佛进入了画师的世界。
王永昌将张秋仁和阿泉带回了家。王永昌住三层四间楼房,把树苗搬到一间屋里,安置好秋仁、阿泉,和妻子做饭去了。
张秋仁、阿泉住二层,他将窗子打开,展现在眼前的是几棵参差错综高大的皂角树,秋仁似乎置身于一片大森林,他凝望着眼前的“密林深处”,还是阿泉打乱了他的思绪:“仁哥,不下去帮主人做饭?”秋仁说:“多好的景被你打乱了。”阿泉说:“这景是打不乱的,是不是打乱了你的情绪,你在想谁?”张秋仁绕开了话题,说那饭我们是做不了的,让你品尝江南的菜,够幸运的。该谢谢阿菊了,她住啥地方?阿泉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张秋仁,秋仁打开纸条上面写着:上海市卢湾区鲁班路388号樱花影社101室,张秋仁说要不要先通知她我们已到上海。不,我想给她一个惊喜。阿泉得意地说。阿泉反问秋仁你心里装着谁,要是让嫂子知道了,秋仁说有一天真的失去了你就懂了。你说什么,我们马上就要见面了。秋仁说有些路看上去很近,走过去还需要太多的勇气。
朋友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张秋仁和朋友叙完了旧便休息了,阿泉翻来覆去,秋仁问想阿菊了吧?你说呢?阿泉说。张秋仁哎了声:是啊,当年你知我想她,怎么着?现在想来那青春简直就是一团火,就是你一个人走进沼泽地,那是你一个人的挣扎和折磨。即使你几个晚上睡不着觉还是觉得美滋滋地。那说明你已爱上她。
阿泉把整个夜都给了对阿菊的思念。
第二天一早,张秋仁便起床到室外感受一下岛乡的早春气息。乡间小道上有晨练者,竞跑者,菜地里也有三两的侍菜农,远处沟塘旁还拴着一头老水牛,那几棵高大的皂角树间初升的太阳光斜射过来。鸟儿在枝头鸣报早春时,乡间的宁静和隔着半江水的上海喧嚣比较,秋仁还是觉得这乡间的春色让他陶醉。
早饭也不再是那么简单的泡饭了,主人是用心安排好的。
三人将栗苗拖上便车到镇上去。张秋仁盘算着别说十元,就是五元也足够和阿泉游一趟上海了。临摊的是老乡郯城做银杏苗生意的,老乡告诉张秋仁栗苗价格不确定,银杏苗一米五以上的是二十元一棵。
围观的人议论着板栗苗是否适应环境,没有愿意买棵试试的,过来两个中年男子向王永昌打招呼,是熟人,没讲价,付了五十元钱,拿走五棵半米长的小栗树苗。一会儿,又有几个人讨价便宜两块钱,王永昌说少了一分钱不卖,那几个人便散去。张秋仁说王永昌该卖了。王永昌执意低于十元钱不卖。晌午时也没卖几棵树苗,虽说张秋仁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可对于赚钱他可是有利就抛的人,他怎么也没拗过朋友,阿泉更是说不上话。
晚上,阿泉说别说八块,就是五块也该抛,张秋仁说管他卖多少钱,明天我带你到江边去玩,让他一个人去卖去。
王永昌一个人围着那几百棵树苗叫卖着,张秋仁和阿泉提着个水桶,拿了两根小竹竿向长江大堤走去,阿泉边走边说我们没有饵怎么钓,张秋仁说那龙虾是最笨的虾,根本就不用饵.
王永昌再也撑不住了,只有八元卖开了树苗,此时的阿泉和秋仁已钓了近半桶龙虾,阿泉高兴地将一只大龙虾从水中挑起。秋仁说早知先去阿菊处,让她来和你一起钓龙虾该多好。阿泉调侃道:“要是茹月在那就更好了。”秋仁随口念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正和她在一起呢,阿泉笑着说回家我就告诉二嫂,两人相对大笑了。
晚饭间,张秋仁告诉王永昌别卖了,找个空地把它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