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甬城宣言 (第2/3页)
股这种熊市的格局,应该会有所改变了,二月份上证指数跌至2635点位,是继2019年以来的最低点,政策上也有向股市倾斜的成分,大概率变一变的时机也快到了。
正常情况下,当A股交易陷入到全面低谷,指数连续创新低之际,就会有一个修复的过程,而以目前的经济形势,也确实需要一些刺激。
尉来市值进入到修复期,回归正常估值,也是不远了。
“这一次的大政策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要好好利用起来,不能因为自己的贪婪错过了这个机会。”
尉来年初制定的15亿元用户回馈计划是持续一整年的,这里面充分考虑到了用户凑齐资金的时间,也分摊了尉来在产能上的压力。
这个用户回馈计划,其实本质上也是以旧换新,部分用户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可能不愿意换车,这就需要外部刺激,企业自身的以旧换新,再搭配上国补的以旧换新,还不吃用户的,那这销量还不是妥妥的。
这么做倒也不全是站在用户角度来考虑,也有与目前的环境有关,小米SU7为电动汽车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争议。
且不提小米与菊花粉丝之间的恩恩怨怨,单就是一家新入行的新手,上来就拿到了如此大的订单量,一天预售出去的量一年的产能都干不完,这换了谁不眼红啊。
新势力们苦苦支撑,一年也就干个十多万辆的销量,小米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把今年的产能全部排满了,按照雷布斯对外透露的信息,小米工厂已经开始两班倒,尽一切可能提升产能。
其评论区催着交车的评论数量,直逼去年尉来星愿上市时的情景,雷布斯也玩了一套当初檀锦程去工厂“拧螺丝”的把戏,虽然是第二次看到,但网友们依旧是喜感十足。
按照小米的产能,六月份他们的交付量就可以提升至一万辆以上了,最保守的估计,小米今年的交付量至少都是在十万辆以上,产能允许的情况下,小米今年的交付量将达到12万辆以上。
这是什么水平?
去年新势力排名第一的闻界,年交付量也只有16万辆,小米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赶上一线新势力的交付水平了,这速度快得让人瞠目结舌。
关键是小米的交付量还并非他们真实的订单数量,这就让人更是眼红了。
五月份开始,随着雷布斯直播驾驶SU7被恶意别车开始,车圈的互怼行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一如檀锦程所料,当这两家车企处于同一赛道时,那这个赛道就会显得异常的热闹。
尉来也难免受到波及,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切都要特别的小心,不能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
“相比起余总,老雷的宣传要更加让我担忧一些。”
曾几何时,檀锦程一直是比较欣赏雷布斯的,他在手机市场里的一系列动作,把一家看似很LOW的企业,改造成生态互联的产业链典范,设计上也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手机与汽车的属性是真的不一样,手机夸张点的营销方式其实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这玩意儿几千块钱,大部分人都是能够承受的。
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哪怕与宣传不符,也不至于不能使用,最多就是体验感差了点,更加不会对安全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汽车则不一样,这玩意儿是真的会出人命的。
从正式亮相以来,为了拉高预期,为最终“亲民”定价制造巨大反差,其各种夸张的言论更胜在其主管手机行业之时,什么亏本卖车,发布会上脱口而出的MAX版本200万之内没对手,虽有找补,但也足见其心态的变化。
智驾系统就不说了,其在某音里发布的什么高空丢西瓜,200码急刹之类的着急让他们这些懂行的有些无语。
大嘴虽然也搞出一些从深城回老家,全程一千多公里智驾接管,可以睡觉的抽象事件,但整体来说除了遥遥领先,吹牛逼让人反感之外,倒也不算特别离谱。
更何况菊花是真有东西的,大嘴吹牛的背后是菊花科技力的支撑。
这么玩下去迟早是会出事的。
“我们最近不要过多的宣传自己的智驾方案,在用户提车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尽一切可能的提醒用户,做好用户的培训,尽一切可能与他们那些夸大宣传做切割。”
看似热闹的互怼与夸大宣传,实际上反映了当前国内汽车市场几个深层次的变革与焦虑。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了,再提升的空间其实已经不大了,新能源汽车本质上已经从蓝海市场变成了红海市场,从增量竞争变成了存量竞争。
为了份额,不仅仅在产品,价格上卷,就是在舆论上也需要短兵相接。
新旧理念的冲空,营销模式的变革,生存焦虑与转型阵痛都是行业互怼的基础,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车企之间的口水战也提供了更多的谈资,甚至这种口水战可能让企业在竞争中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让消费者能够从中获益。
“确实是变化太大了,老板这是要让我们回归产品力本身吧?”
SU7发布之后,尤其是订单爆了之后,李响这种营销能手,能够明显感觉到当前舆论市场一个大转弯式的变化,骂人互怼,甚至在发布会上直接点名的言论陡然上升。
尉来这个月也受到了一些若有若无的攻击,公关部门也需要时刻注意市场言论,如今要说尉来哪个部门最紧张,那一定是身为公关部门经理周傲主管的公关团队。
你不惹别人,不代表别人不惹你,尤其是以断崖式领先其他车企的龙头企业,从始至终都是市场的焦点。
檀锦程点了点头:“是的,我们要向特斯拉学习,尽可能的做到隐身。”
现在真是有点羡慕特斯拉了,整个中文互联网上,关于特斯拉的负面新闻,像是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一样,这会儿吃瓜群众也没人提了,打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