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最终还是人(5k) (第2/3页)
后坐力。”
30mm炮弹的发射后坐力是非常巨大的,花旗佬的A-10疣猪那门630,传说全力开火的时候,能把飞机打停住。
虽说只是段子,但是其后坐力之大,可见一斑。
而A-10的GAU-8/A的炮弹是30*173,而Gsh-30的炮弹是30*165,差不多一个级别。就算扣掉射速带来的加成,这门炮的后坐力对于一架中型飞机来说,如果不加处理的话,还是显得有些大了。
还真是带点儿平衡抛射??!!这么神奇的么?
西南所的同志都懵了,虽然他是负责这个系统,但负责的是总体,并非枪炮专业,那是具体研制炮的同志的事情。
所以到底靠不靠谱,他不知道,但是从原理上来说,好像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
但是有的东西他是知道的,因为困扰他们很久了。
“这个炮的炮管热容量,恐怕扛不住150发炮弹用1800发每分的射速发射吧?”
射速高了,热量散不出去,炮弹进弹膛可能就自然爆炸了。
这就是高射速的枪炮,如果没有其他处理,炮管都会很厚重的原因,需要一定的热容量。
而且对于航炮来说,这个问题更难处理,因为这东西没法在作战过程中换炮管。
高振东指了指图纸:“这里,有个水箱,蒸发散热,从枪管和套筒中间通过水蒸气把热量带出去。”
水冷炮?还能这样?
从飞机上装武器开始,除了水冷马克沁机枪之外,就没听说飞机上的武器是水冷的,没想到在这里居然看见了。
这也太天马行空了一点。
“能行?这点儿水够用?”
高振东点点头:“能行。放心吧,我算过。反正炮弹打光了,这水就没用了。在空中大不了控制点射长度,一次射击限制炮弹数量。反正这种手段,以前的飞机上也是很常用的。”
“我算过”,这句话在高振东嘴里,成了万应灵丹,偏偏别人还都得信,毕竟事实证明,他说算过,那是真算过,反正结果总是没问题。
西南所的同志算是大致弄明白了这玩意,说穿了,就是利用一切常规和非常规的手段,极致减重,甚至到了可以牺牲一些性能的地步,但是主要性能,却又没怎么牺牲。
他静下心来,仔细琢磨着这张图纸,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好像还真的能行。
他虽然觉得行了,但是空军的同志却是有些疑问,毕竟他们实战多,有些经验更丰富。
“高总工,这个炮,怎么处理哑弹?”
机炮也是机械,是机械就总有卡壳的时候,这是难以避免的。
而飞机航炮的问题就在于,哑弹之后,飞行员是没法去处理的,只能靠炮自身处理。但是哑弹之后,加特林和加斯特还好,前者利用外能源退出哑弹,后者利用另外一根炮管里的正常炮弹击发的能量退哑弹。
但是在单管炮上,这两手就都没用了。
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枪管中间某个部位装燃气弹,利用燃气弹的力量将哑弹推出来。
可是眼看高总工这个炮,压根就没这玩意,看来是被减重减掉了,可是这也太极致了,难道碰见哑弹,这机炮就没用了?
这可能有点过激了啊。
没想到高振东乐呵呵的一指图纸上弹膛上方的一个小孔。
“在这里,看见没?这里有一发类似小型空包弹的东西,当击发一定时间之后没有退壳动作,这发空包弹就会击发,直接击穿哑弹弹壳引燃发射药,将炮弹击发出去,正常退壳。”
主打就是一个暴力出奇迹,什么燃气吹除,不存在的,我直接一枪把哑弹打爆!
我艹!
同志们一个个的只能感叹自己没文化,一句我艹走天下。
“高总工,还能这样?”
“为什么不能?这样极致减重,省略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而且还能排除哑弹故障。”高振东乐得不行。
说实话,当他自己看到Gsh-30-1这个设计的时候,他的反应不比这几位同志小。
几位同志看着笑得很是得意的高振东,再看看眼前的图纸,好像……好像特么的也不是不行?
“可是……这样只能排除一发哑弹,如果出现第二发哑弹,或者这发排障弹也哑火了怎么办?”
高振东笑得更厉害了,主要是他都能想出来接下来的话能让同志们惊讶成什么样,而且这个办法听起来很不正经。
那就是靠运气!
“总共就不到200发的炮弹,出现两枚哑弹的点儿也太背了,这个概率很小的,比因为其他因素造成不能击发的概率小多了,不要考虑那么多,有些该忽略的东西,就要忽略,我们在搞的是工程应用,不是理论研究。如果万一真的发生了,那就跑呗,哈哈哈。”
同志们面面相觑。
还能这样?
一位同志在心里算了算两发炮弹发生哑弹的概率,然后发现,概率是真的小……
得,很明显,高总工也不是没算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