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下面没有了??(4k) (第3/3页)
高振东大笑起来,很是得意:“对!就是潜艇!用这种燃料,可以让潜艇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在水下也获得一定的行动能力。这对潜艇的任务灵活性和生存能力,有非常大的提升。”
AIP(不依赖空气推进)潜艇,这就是高振东在上午想起奥托燃料之后想起来的常规大杀器。
对付核潜艇可能差点意思,但是这种生存能力压制一下周边还是没问题的。而且逼急了,这东西还有别的用处。
而AIP的技术里,现在最有可能的反倒是这个利用奥托燃料的斯特林发动机,毕竟这玩意1816年就被发明出来了,相对还是有研究基础的。
有了闭式循环的斯特林发动机和不依赖氧气的奥托燃料,齐活!
别说高振东自己得意了,另外三人闻言大喜!
“对啊!利用这种燃料,可以让潜艇获得远比靠蓄电池更加持久的续航能力!”
常规潜艇有个别称,叫做柴电潜艇,因为到了S2以后,除了核潜艇之外,常规潜艇的动力装置高度统一化。
柴油机作为主动力,下潜到水下通气管无法进气的时候,靠蓄电池保持动力。
所以叫柴电潜艇,算是军舰里的混动。
而且为了安全,普遍用的是铅酸蓄电池。
这东西都知道,能量密度低,所以常规潜艇的水下活动能力有限,速度慢。这都算了,最麻烦的是,续航能力很差。
而有了这种燃料,问题就好办多了。
“对对对,相比蓄电池蓄电有限,储电性能老化等问题,这种燃料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这其中的道理,就和纯电车和燃油车在续航上的差别是一样的,更严重的是,常规潜艇在需要长期水下潜航的时候,还没法像纯电车一样在充电站随时充电。
“嗯,只要带上足够的燃料和人员供氧,潜艇在水下呆几天也不是问题啊!”这在普通柴电潜艇身上是不可能的。
而这个燃料解决了发动机供氧问题,人员的供氧就好办多了,相比发动机,人员消耗的氧气要少得多,九牛一毛了属于是。
解决了发动机供氧问题的大黑鱼,就能在90天的潜航记录中维持最长25天大气隔绝状态,而在这种潜艇上,不用那么多,维持人员供氧三五天到一个星期总是可以的。
当然,这个潜航记录的事情其他同志并不知道,但是他们制导一件事,那就是这样一来,就算是大黑鱼没搞出来之前,至少也有个某种意义上算是弱化版的能用一用。
“总工,我们回去就请搞发动机的同志打报告,把发动机改造为能兼容这种燃料,请委里一定要支持。”姜总顾不得燃料本身都还八字没一撇,就已经替搞发动机的同志安排上了。
总工正待表态,高振东却摇摇头:“不需要。这种燃料不能作为主燃料,而且主发动机也不要为这种燃料进行妥协,另外给它专门装一个小的专用发动机并到主轴上就行。”
“这样会不会增加系统复杂度,提高成本。”
高振东笑道:“相比要强行让柴油主发兼容这种燃料带来的技术风险,这些成本算是很便宜的了。我的建议是现有发动机不用做变化,从结构设计上加一整个舱段,将这个水下发动机和燃料一起放在这个舱段里,这样万一进度慢,也不会影响基础型潜艇的进度。”
这货的燃烧特性和过程跟柴油就是两码事,让柴油发动机去烧这玩意纯属是没事找事。
听了高振东的话,总工点头对姜总道:“嗯,这个事情听振东委员的。”
他很清楚,高振东在燃料和发动机上的刷子都不能说是有几把那么简单,而是有一箩筐!
再加上他对项目管理的熟悉程度,对这个事情的风险评估能力,可以说是远超任何一个人。
而且高振东的安排一听就很合理,简单直接,对新常规潜艇设计的影响可以减到最小。
而且万一这个水下发动机的进度慢,那也可以先搞一型传统柴电出来先用着,对整体计划没有任何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