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他们的底线(4k) (第1/3页)
别说总工这样的人物,就算是行外人,都能感受到高振东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至少不需要高振东去过多操心。
燃料有了配方,剩下的就是原料的合成,有一点难度,但是不见得很高,毕竟目标很明确。
特别是前期试验的时候的用量,没有高到需要工业化量产的地步,那就好办多了,不需要考虑成本和量产,对于应化部的同志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有难度的是斯特林发动机,不过这个发动机从1816年就被提出来,不至于一点研究都没有,而且大量已有资料其实是公开的。
有了基础理论,同志们就能进入到具体的设计中,不至于一点准备都没有,到了实际工程实现阶段,高振东也能帮得上忙,如果同志们需要的话。
“振东,那我们就这么初步定了,如果到时候有需要,还会来麻烦到你。”总工打了个提前量。
这种情况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高振东点了点头:“责无旁贷,对了,老总,我这里还有个事情想和你说一句。这次就是真的需要两位同志回避了。”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回避得好啊,对于两位薄海边来的同志来说,需要他们回避的事情越多,说明好消息越多。
等到两位同志先走出去,关上门之后,总工才转头道:“有什么想法?”
高振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老总,现在应该在改常规动力的弹道导弹潜艇吧?”
总工没有隐瞒:“有相关工作,试验用,上面装不了几发。”
相关工作这个话的范围就比较宽泛了,论证?研究?制造?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至少是存在的,那就好办多了,高振东道:“如果有相关工作,那我建议将不依赖空气推进动力整合进这个工作里,就当是两件事情一起试验了。而且这个动力的舱段是独立的,最恶劣的情况,就是根本不启用这个舱段,对前一个工作的影响不是很大。”
“你的意思是……”
高振东的意思,他大概听出来了,在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核潜艇上装上不依赖空气动力系统,算是正经战略潜艇的弱弱弱弱化版。
只是这个想起来好像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高振东点了点头:“对,我就是那个意思,保持最低的威慑力。”
“可是我刚才说了,装不了几发,我可以透个底,2发。”总工皱着眉头道,他对高振东没有隐瞒。
这个参数,就是高振东上辈子所知的那个,那条艇高振东还看到过,指挥台围壳里两根粗大的筒子透过一片片排水孔清晰可见。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玩意,几发很重要?”
其实还有个因素——核捆绑,谁都不敢赌别人大规模发射的时候是打谁,尤其是在相关协调机制和预警手段还不是很完善的今天,大概率是别人打出来了,那我也得打出去。
俗话说得好,双输总好过单赢。
所以这年头的捆绑,是真的能捆绑,甚至这都不是一种主动的战略,而是技术和环境条件下的无奈选择。
总工也笑了:“好像也是。”道理他都懂,但是他还是有疑问:“可是,常规潜艇能出得去?”
现在在“工作中”的潜射导弹,虽然在GAP推进剂的加持下,射程和高振东上辈子所知的相比,有极大幅提升,但是要说在南部已经基本形成的堡垒海域打到最大的假想敌头上,还是有差距,还得前出才能办到。
而这对常规潜艇来说,压力有些大。
高振东点头道:“现在的反潜要说有多靠谱,还真没有,所以常规潜艇前出的机会是有的。而且,我们的潜艇静音性能很好,机会就更大……”
别说现在了,就算是高振东上辈子,花旗佬嘲讽我们的核潜艇一出港在太平洋对岸都听得见的时候,我们的战略潜艇只要不在港口,他们一样紧张。
“嗯……有点道理。”新潜艇能达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