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向往的自由(4k) (第2/3页)
个,他倒是想起件事情来,正好,高振东自己投上门来,择日不如撞日。
“对了,这两天卫星中心那边传来一批图片,回头我叫人给你送一份过来,你看看,提提你的想法。”
高振东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满口答应。
——
“高委员,我们又来了。”
高振东还没拿到总工说的那批照片,倒是先等来了别的同志,而且还是老熟人。
研究铁氧体的。
见到他们,高振东很是高兴,这意味着铁氧体肯定有所进展。
“怎么?有进展了?”从自己当时拿出来的技术深度,结合他们的表情,这几乎是必然的。
“对,我们按照您的技术,如期试制出了性能如您所说的铁氧体试件,接下来的事情啊,要叨扰您的,就不是我们了。”应化部的同志笑道。
“啊,我知道了。移相器,是吧?”高振东想起了不久前自己收到的那份关于P波段移相器的一些想法和要求。
“嗯,就是这个。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铁氧体的可靠参数和指标,能更深入的进入移相器的设计了。”
在此之前,对于铁氧体的情况是不完全掌握的,做起工作来就难免缩手缩脚,对工作的前景方向不太明朗。
但是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了完全符合动作频段要求,而且性能参数还大大优于预期的铁氧体材料,对于设计移相器的同志们来说,简直就犹如龙入大海一般,彻底没有了担心。
这是好事,但也不全好。因为这意味着现在问题的压力,来到了他们这边,而移相器作为相控阵雷达的核心,又万万不容有失,在此情况下,相当于是压力的面小了,但是却更集中,压强给整大了。
所以同志们也在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这个工作,除了自身的努力、学习和研究之外,也在寻求一切可能的帮助。
而高振东这里,自然是重点关注的方向,毕竟这位同志在此之前,在雷达方面不知道做了多少工作,夯实了多少基础。
“你们送来的材料,我看过了,说说你们现在的想法和方向吧,我们一起探讨探讨。”
虽然看过材料,但是高振东对于具体的情况以及现状,还是没有这些具体研究移相器的同志们来得熟悉。
“好的高委员,我这就把现在的情况给您汇报汇报。”
情况不太多,因为做的工作其实也不是非常多,十来分钟就讲完了。
听完之后,高振东摸着下巴:“也就是说,你们现在考虑的是圆柱状双模非互易移相器?”
见高振东对这个选择不置可否,同志们解释道:“是的,我们考虑,这种移相器结构简单,而且相移量大,能适应多极化状态下工作。而且有无需外磁路,闭锁工作,快速开关,功耗小,易散热等优点。”
高振东点了点头,这个选择不能说是有问题,毕竟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这东西先给弄出来才是真的。
怎么弄?自然是奔着最简单的结构去下手,而同志们选择的这个结构,是最为简单、最为公开的一个结构。
但是有一个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个结构会被大大方方的公开?
这里面有一个原因在于,这个结构是相对贴近原理,相对原始的结构,也就是只要掌握了原理,就大致能想得到。
而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东西实际上没用……
或者换一个说法,研究可以,实际使用有很大的问题,问题不多,但是很大。
高振东指了指同志们带来的圆柱移相器结构图的两个位置:“同志们,有没有想过这两个地方会带来什么问题?”
同志们一看他所指的地方,正是激励线的输入和输出端。
“这好像没有太多问题,这就是很简单直接的激励输入输出,只要匹配好就没什么问题吧。”
高振东摇了摇头:“实际使用中,这两端的引线是会阻挡电波的,会造成性能的恶化,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