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分身无数(4k) (第1/3页)
高振东闻言笑了起来,诶,这事儿你找我就对了。
说实话,高振东的确是找到了一套铁氧体移相器的资料,可是他还真没时间去学习这东西。
就刚才他提的那个意见,是工程应用上非常明显的那种,属于是一看就会的。但是这套资料上的那些理论知识,高振东实在是没时间往深里学了。
他自己没时间学,但是可以找人替他学,而眼前这些搞移相器的同志,就是最好的脑替。
看见高振东的笑容,同志们有点回过神来。
“高委员,您在这方面有研究成果?”
说到这里,高振东就不得不脸皮厚一点了,要不然这事儿没法解释,他说出了一句让同志们喜出望外的话:“嗯,有一点思考,也归纳了一些东西。希望能对你们有用。”
虽然我实际上不太懂,但是没关系,你们学过了懂了就行了。
高振东此时觉得自己有点西游记里猴哥的感觉了,分身无数。
他这句话让同志们大喜,是非常贴切的喜出望外。
在这之前,他们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方向上去的,能有收获就很好,能收获一套理论,这简直超出了他们哪怕是最乐观的预期。
理论研究之艰难,但凡是搞科研的同志都心里有数,如果说科研是一场徒步之旅的话,那理论研究就是最孤寂、最艰难、最看不到方向的那种,而且还随时面临高反、失温、滑坠、迷路等等危险。
而且非常花时间。
就算是知道高振东在雷达方面很有研究,但以前没听说他在这个方向上有想法和行动,这可不是三天两天就能有结果的事情。
不过这些担心,都随着高振东拿出来的一迭厚厚的资料烟消云散,真有,而且还不少!
高委员还是谦虚了,刚才他说的“有一点思考”,看来他的“一点”这个概念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16开的打印纸,双面打印,字号还不大,甚至里面还夹杂着一些手绘图,这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一道丰盛的大餐。
唯一的问题是,这道大餐营养虽然丰富,但是可能有点硌牙。理论性的东西嘛,都这样。同志们自然不会去挑三拣四,能有得吃,就已经是侥天之幸。
这得省多少时间。同志们相信,只要理论跟上了,剩下的事情,自己这帮人也不是傻子。
实际上就连理论,他们都是有信心的,只是这个信心的实现,需要时间,现在,这些时间省了一大半。
其实他们的想象力还是不够大胆,高振东找的这套资料,出版时间是21世纪的10年代。
要说工程应用上的内容,可能还受限于篇幅和保密,没有特别多,深度可能也略浅。但是要说到纯理论和经验理论,可以说是非常齐全。
省下来的时间岂止一大半。
负责研制铁氧体的同志中,为首的那位郑重的接过这套资料,对高振东道:“高委员,我们一定认真学习。”
高振东心里有点不好意思,不至于不至于,要不是没法解释,我都不会冒这个功。没准这里面某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在座的某位同志在几十年后写出来的。
“嗯,如果能用上就好。”他笑着道。
高委员就是谦虚。
高振东:我这不是谦虚,是心虚。
“虽然他仿佛无所不知,但他脸上总是带着那种谦虚的笑容。”这句话出自近百年后,一本其他同志的回忆录,而这一段,是回忆到他和业界泰斗高振东老先生的交往时的话。
——
“嘶……滚雷来了?”这是高振东拿到防工委送过来的卫星照片的时候,心里浮起的第一句话。
滚雷行动,一场延续了三年八个月的准战略轰炸行动。
这几乎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类似行动,然后花旗佬就发现一件事情。
什么一等人二等人都是扯淡的,没有三等人四等人实现事实占领,彻底掐断对方的实际命脉,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