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顶峰相见,唐金家办(二合一) (第2/3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礼堂里的人越来越多。
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老教师,有西装革履的成功校友,还有穿着整齐校服、被组织前来观礼的在校生方阵……
整个会场充满了庄重而又热烈的气氛。
刘建军主任坐立不安地在媒体区来回踱步,时不时地朝贵宾休息室的方向望上一眼。
最终,他还是走到了邓雅姿的身边。
脸上那副领导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讨好的热情。
“小邓啊,你看…你和那位容流资本的唐董是老同学,这么深的关系,待会儿能不能…找个机会,帮我们栏目争取一个独家专访?”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饵:“只要能拿到这个专访,年底的评优,我保你一个‘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听着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许诺,邓雅姿的心头一条,却还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刘主任,我…我跟他也好多年没见了,关系真的没您想的那么好。”
旁边的孙晓楠面色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骚动从媒体区的入口传来。
市宣传部的副部长林海生在县委宣传干事的陪同下,径直走了过来。
刘主任立刻像弹簧一样站起身,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林部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谢璇等人也赶紧整理仪态,激动地跟着问候:“林部长,您好!”
林海生淡淡的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保持着一贯的温润儒雅。
他的目光却直接越过所有人,落在了那个局促不安、手里还紧紧攥着采访本的邓雅姿身上。
“小邓,是你吧?邓雅姿?”
“啊…是,是我。林部长您好!”
邓雅姿心头一紧,几乎是本能地弯腰,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
作为市宣传部的副部长,林海生在泉城媒体系统中,几乎就是“天花板”级别的人物。
宣传部主管意识形态、宣传口径,电视台、市日报、晚报等所有地方主流媒体,本质上都归口于他们领导。
别说是普通记者,就连刘建军这样的新闻中心副主任,见了他也要毕恭毕敬。
林海生走到她面前,亲切地说道:“小邓啊,不要紧张。”
他微微顿了顿,语调放得格外缓慢,像是要让她听清每一个字。
“是这样的,刚刚李市长和唐董那边结束了初步会谈,气氛非常融洽,双方已经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共识。李市长当场指示,需要有一位信得过的媒体记者,参与到接下来的内部洽谈环节,负责影像记录与事后报道。”
林海生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眼神中带着一种点拨般的笃定,“唐董亲自向市长推荐了你,希望你能把握住这次机会。”
短短几句话,瞬间在整个媒体区炸响。
刘建军和谢璇几乎愣在当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与狂喜。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在这种规格的会谈上,竟然会让邓雅姿这个“小透明”记者成为核心环节的参与者。
邓雅姿整个人都微微颤抖,呼吸急促,心口像是有擂鼓声。
她死死攥住手里的相机,努力让声音保持镇定:“林部长,我…我会尽全力完成任务!”
林海生满意地点了点头,客气的抬手一引,“走吧,随我进去。”
邓雅姿连忙快步跟上。
穿过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穿过铺着红毯的走廊,走进了那扇洽谈室的大门。
推开厚重的木门,眼前的场景让她几乎屏住了呼吸。
宽敞的洽谈室里,市长李继平正与唐宋并肩而坐,几位市府核心领导分列两侧。
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和一份份厚重的资料夹。
空气中带着浓烈的庄重氛围。
唐宋安静地坐在那里,神情从容,眉宇之间没有丝毫拘谨。
他的身侧紧挨着的柳青柠,此刻也褪去了印象中少女的青涩,姿态端庄,气场十足。
看到邓雅姿进来,唐宋朝她笑了笑,那眼神,像极了高中时偷偷给她传答案的好朋友。
柳青柠也朝她投来一个鼓励的友善微笑。
邓雅姿连忙弯腰,朝他们无声地打了个招呼。
然后在林部长的引导下,来到了洽谈区靠墙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紧张地调整好相机机位,又颤抖着手,将录音笔放在了膝盖上方。
很快,会谈重新进入正题。
当市领导们彼此交换意见时。
唐宋开口道:“按照我的规划,基金的首期规模是50亿。其中,政府引导基金不需要出资太多,象征性地拿出5个亿作为LP即可。我们容流资本,可以出资25亿作为基石。剩下的20亿,我会通过我的渠道,邀请几家国内产业资本共同加入。”
发改委主任在一旁忙不迭点头,“对!唐董说得对!只有这样,外部的头部基金才敢真正地跟进!”
李继平沉吟片刻,果断表态道:“市里全力支持!五个亿,我们立刻研究预算安排!”
洽谈桌上的声音此起彼伏。
邓雅姿一边按着快门,一边听着。
目光却渐渐完全被唐宋吸引住了。
她看着他坐在那里,神态沉稳、话语清晰。
从资金注入的路径,到产业落地的模式,再到未来人才培养的计划……
一个庞大而恢弘、足以彻底改变这座城市未来十年命运的蓝图。
就在他那不疾不徐的讲述中,被清晰地展现在了她的面前。
她听到了一个闻所未闻,名为“产业生态母基金”的宏大构想。
容流资本将以此为杠杆,逐步撬动超过十倍的、来自全国顶尖机构的社会资本,涌入这座向来被资本遗忘的内陆城市。
她还听到,这支庞大的基金,将对泉城现有的产业进行一次“升级”。
帮助它们打破技术壁垒,进入【唐仪精密】全球顶级的供应链体系;
将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注入那些还在苦苦挣扎的传统工业企业,帮助它们完成智能化改造;
并最终,围绕着名为【璇玑光界】的未来项目,在泉城的土地上,构建起一条完整的、千亿级别的智能硬件产业链…
邓雅姿只觉头皮发麻。
一个千亿级别的产业链,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年均税收,足以让泉城紧张的财政状况得到根本性的缓解。
那意味着数万个高技术、高薪酬的就业岗位,足以让无数像她一样漂泊在外的年轻人,找到回乡发展的理由。
那意味着这座暮气沉沉的工业老城,将获得一次真正的换道超车的机会!
洽谈室里,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市政府的领导们,早已没了先前的从容。
个个面露红光,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闪烁着无法抑制的、灼热的光芒,像一群看到了绿洲的沙漠旅人。
李继平市长更是激动得两手交握,不停地用力点着头。
这次洽谈的成果,远超他们的想象。
甚至远超省里的最大期待。
邓雅姿看着不远处的唐宋,忽而想起了那个十八岁的少年。
那个在镜头前,说着“顶峰相见”、“要赚大钱、发大财,回报家乡”。
这些年她一直以为,他也和自己一样,和身边的所有人一样。
早已被现实磨平了棱角,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
却不想,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终究还是以一种她从未想象过的、璀璨到近乎不真实的方式,兑现了自己当年的诺言。
他不仅追上了光。
他自己…本身,就变成了光。
事实上,她本人就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
当初之所以考回泉城电视台,就是希望能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去记录这座城市的变迁,去发掘那些被忽视的美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震撼、喜悦、骄傲,渐渐涌上了她的心头。
很快,随着秘书的提醒,交谈声渐渐落下。
时间临近校庆正式开始的时刻,众人相继起身。
“咔嚓——”拍照声响起。
唐宋和李市长友好握手,沉稳道:“市长,您放心。今天下午,容流资本就会有一个完整的小组抵达泉城,负责与市里对接具体的推进方案。细节工作不必等,我们会迅速推进计划的落地、执行。”
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心头一震。
李继平愣了一秒,甚至声音都略带激动:“好!唐董真是雷厉风行!没想到您已经准备得这么充分,这么干脆!家乡能有你这样的骄子,真是泉城的荣光!”
周围的发改委主任、县官员张承明等人,也纷纷点头称赞,表情里难掩震撼。
在他们的惯常经验里,顶级资本的落地谈判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半载。
可唐宋这一锤定音的态度,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唐宋顿了顿,目光掠过众人,转而朝身侧微微一抬手,介绍道:“另外,市长您放心,青柠不仅是青觅AI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璇玑光界】项目未来的核心负责人之一。”
话音落下,众人齐刷刷将目光投向柳青柠。
惊愕与火热交织。
之前就听唐宋特意介绍过,是青柠科技的子公司青觅AI的总经理,没想到竟然还涉及璇玑光界这样堪称“未来产业风口”的战略项目。
怪不得唐宋在刚刚的规划中,会毫不犹豫地把硬件环节纳入泉城的战略布局。
柳青柠微微上前一步,神情镇定大方。
清澈坚定的眸子里,闪烁着与年纪极不相称的锐利与从容。
“各位领导请放心,这里是我的家乡。未来在泉城的合作项目上,我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
上午十点整,礼炮齐鸣。
景县一中五十周年校庆典礼,在激昂的校歌声中缓缓拉开。
彩带飞舞,红毯延伸,广场上鼓乐齐鸣。
各界校友、企业家与部分在校师生代表齐聚一堂。
热烈而庄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饱满而激昂的声音,通过音响,回荡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一番热情洋溢的开场白后。
正式开始了介绍环节。
“首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咱们市长李继平同志,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又介绍了几位到场的重要领导之后。
主持人的声音顿了顿,语调不自觉地拔高了数度,充满了难以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