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9章 最近相亲了没有?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79章 最近相亲了没有? (第1/3页)

    关于产业园的念头一直盘亘在罗阳的脑海里,直到他和老丈人通话结束后还在继续。

    至于为什么没有在电话里和姜远山说这件事,是因为目前还只有一个大致的想法,很多细节都没有通盘考虑,而且傅彬那边也没有通气,自然要想清楚了再说。

    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毕竟何高官和姜远山后天就要回来,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和江宁开发区那边谈一谈,对自己和姜远山以及何高官来说,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想到这里,罗阳按灭烟头,起身去二楼书房,打算边思考边将产业园框架给搭设出来。

    这玩意看着高大上,其实对于他而言,已经是很熟悉的模式了。

    想当初他在地产公司担任项目总的时候,城市地产开发已经陷入低谷期,地产公司在那几年里主要做的事情不是开发新项目,而是将原有建设项目顺利收尾。

    除此之外,就是四处寻找代建工程,产业园就是最主要的一个代建类型。

    随着国内产业升级,加上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招商引资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引进的优质项目也给与了极为优待的政策。

    比如华为、福耀玻璃、大疆无人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他们的项目,都是各地招商引资部门最为欢迎的投资。

    因为这些公司的项目一旦在某个地方落地,整个产业链里上下游企业都会跟着搬过来,在其周围形成一个比较大的产业园,而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则会提前为这些大公司建好厂区以及人才公寓,这些投资也不需要企业来负担。

    比如华为,一旦引进他家的项目,包括芯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原材料供应商等都是上游产业链里的一环。

    例如,联发科、高通等芯片供应商为华为提供核心处理器;京东方等显示屏供应商为华为提供屏幕组件;此外,华为还与多家软件开发商合作,如与润和软件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长期深度合作。

    另外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行业应用开发商等这些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也会跟着入驻产业园。

    例如,华为与富士康合作,在贵州建立了大型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生产了大量的华为手机;华为还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此外,华为还与多家行业应用开发商合作,如与北明软件在智慧城市、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这些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很多都是跟着华为走,华为在哪里落户了项目,他们的分公司就开设到哪里。

    罗阳所在的公司就曾帮华为项目代建过一个产业园,规模之大,超出一般人想象,光是配套给人才公寓、专家楼和工人宿舍的就有三十几栋高楼以及若干洋房。

    加上其他配套设施,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城镇。

    不止如此,要知道有些配套企业也有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由此蔓延,围绕产业园周边区域将会形成一个疏松一点的、更大的产业集群。

    也难怪各个地方政府会花费极大的代价去引进这样的大型企业。

    走进书房后,罗阳打开电脑,同时帮自己泡了一杯茶。

    边思考和回忆着产业园区的模式,边结合新能源汽车的属性,一份商业策划方案书逐渐成型。

    虽然策划书里还欠缺不少细节内容,但整体框架和方向都已经确定下来,后续只要找专业的人员将具体的指标数据放进去就行。

    这些具体指标数据相对复杂,罗阳还真干不来。

    里面涉及到核心产业数据,然后根据核心产业数据推断出需要建设什么规格的厂房,引进哪些先进设备,招聘多少技术工人.把这些数据都捋清楚了,投资额也就能大致估算出来了。

    核心产业一旦确定,就可以延伸到产业链的上下游,并大致估算出多少家企业会入驻这个产业园,各个企业的厂房结构是什么样子的,需要配套多少工人.

    除此之外,产业园的住宿区、食堂、停车场、娱乐活动区域.都可以根据上面已经估算出来的数据定下来。

    更精细一点的话,连项目投产期,项目投资回报期等数据也要做出来。

    熟悉整个产业链的专业人员,懂生产设备的专业人员,懂规划预算的专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