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三系精简产业落地 (第2/3页)
正对面是一长排晒暖的老头老太。
路口拐角处,是冠县东化村私下里设置的客运站点。
站点内。
三年前读完大学回来担任村官的梁志超,一边通过三系村务电脑背诵近期工作要点,一边百般无聊的翘起二郎腿抽着烟。
这时。
窗口传来一声呼喊,是村里刚满50岁的梁二狗。
“村长,去邯郸的车票,多少钱,啥时候发车?”
“5块,不是去邯郸,是送你到冠县轨道客车车站,到了那,你自己领取免费票。”
“哎,啥时候走?”
“再等等,才三个人,不够油钱。”
“你那大面包车是电驱,又不耗油,充电还免费···”
“哪那么多屁话,我雇司机不发工资啊?”
“嘿嘿···”
村官-梁志超拖动鼠标,将村务电脑锁屏,坐正身体,抽出一根玉溪烟丢给窗外,“你这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懒汉老光棍,去邯郸做什么?”
梁二狗接住烟,横着放在鼻子前嗅了嗅,“好烟啊,还是村长有钱···这不,三系海外招工又开始了,我怕你送我去非洲,昨天通过三系厂外人力资源管理app,用AI找了个活,帮邯郸的一家包装厂清理杂物,一天45,包吃包住。”
“别去了,没看到这些拖挂车吗,这是外资在咱们村建厂的设备,三天后开始招工,优先咱们村,到时候我给你安排个轻松点的岗位,一天60,包吃包住,并且还能参与三系厂外企业养老、三系厂外企业医疗,比你在三元药店办理的那一套好了好几倍。”
“您不会骗我吧?先稳住我,晚上再把我送非洲。”
“滚,你以为现在的非洲幸福农场好进?不怕告诉你,申请数量都已经超过五百万,按照乍得项目的建设速度,要排队等三年!”
“好家伙,咋这么多去非洲的?”
梁志超闻言,微微后仰,“虽然乍得盆地在非洲,但幸福农场属于三系,按照05年之后的社区法案,你过去属于本土移民,保留籍贯···说白了,叫三系飞地,跟巴蜀南云的农户迁往南洋,以及东三省的农户迁往阿木尔、犹大州、楚科奇,待遇一样。”
“发老婆吗?”
“不发了。”
“那还去个屁。”
梁志超翻翻白眼,没再说话。
而马路对面不知何时来了三个聊市百校联盟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
他们身穿学生制服,上半身罩着红马甲,领头的大学生腰前犹如腰凳一般托着一台工作站。
此刻正在跟晒暖的老头老太闲聊什么。
然后根据老头老太出示的厂外身份卡,一一刷卡登记。
片刻后。
十几辆电动三轮车在其他大学生志愿者的驾驶下,来到现场,将满载的各类物资,比如鞋袜、洗漱用品、豆油、大米、面粉、即食玉米、老年豆奶粉…,分发给老头老太们。
随后,领头的大学生操作工作站,现场拍照上传,再安排人手帮老头老太们将领到的物资送回家。
梁志超敲击键盘,解锁村务电脑,联系村里的宣传人员,“三系给村里的老年人送来了过秋物资,你安排人看着点,别让外面的人搞幺蛾子。”
“好的村长。”
从三年前开始,冠县村镇在聊市的努力下,纳入三系尊老爱幼工程,境内55岁以上老人,12岁以下孩童,享三系厂外待遇。
这些待遇包括:
春夏秋冬,换季送物资,过节送福利。
定期体检,定期房屋修葺,时常上门嘘寒问暖。
防诈宣传,终老遗愿,丧葬安排…
这些肯定都是好事。
但就像今天发物资。
如果有心人拍照,掐头去尾,再上传论坛,说大学生志愿者送来物资,分发给老人们之后,又收了回去,然后拉走了。
到时候,无论有多少人相信,都不利于三系和村里的名声。
所以每次发物资,村委会都会帮忙盯着。
梁二狗站在窗外抽完烟,“村长,那俺不去邯郸了,回家等着你招工?”
“去县城理个发,再买套刮胡刀,然后换身干净的衣服和鞋子,但不用买新衣服和新鞋子,入职后会发工装…下午2点到村活动中心,参加东方卡特彼勒总公司的车间培训,为期三个月。”
“啥卡得彼勒?”
“卡特彼勒,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比徐工··也就是新成立的淮海创业集团都要大。”
“那俺这相当于进外企了?”
“什么外企,这是东方的企业,东方卡特彼勒总公司!”
“既然是咱们国家的公司,为啥取个这么拗口的名字?”
“人家背后的股东,是外资。”
“那它还是外企啊!”
“说了你也不懂,滚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