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月球永久基地 (第2/3页)
支队伍现场制造的砖瓦,采用最传统的砌筑工艺,一块一块的砌在一起,构成墙体。
第三支负责整理内部气囊。房屋修建好,不代表可以居住,必须犹如足球内胆、水壶内胆一样,在内部填充一层十分坚固的‘软装’,用于隔绝外界要素和维持生命系统。
第四支负责搬运建筑保温层。所谓的‘保温层’,其实跟宇宙飞船外壳类似,每块长约3米,宽约2米,需要先将其拼接在建筑外面,再采用三系空间站研究的焊接工艺,逐一完成密封,最终构成可以硬扛导弹、陨石等撞击的王八壳。
所以三系在月球的第一座永久基地,像极了一只趴伏在地的平东大王八。
第五支队伍负责操作施工设备,将各类建材、仪器,运送给前几个分组。
第六支队伍则负责安装开采设备、精炼设备。
如果说,前五支队伍的操作,行云流水,犹如开了加速器。
第六支队伍的操作,则像极了‘糊弄人’。
他们将零散的设备往地上一丢,无需拧螺丝,也无需特意组装,直接一个接一个的怼在一起,一台可以破碎月壤、精炼月壤的装置就完成了。
虽然三系还未宣布可以提炼氦3,但根据整套装置的规模,以及开始挖掘月壤的三推挖机、三推推土机···一天怎么也能处理1000吨月壤。
‘大哥大姐们,为什么我总感觉这个画面非常熟悉?’
‘开局一辆基地车,挖矿、暴兵、造坦克、造战机,横推全球!’
‘卧槽,现实版红色警戒!’
‘不不不,明明是太空版,3号核动力空天飞机降落月球,建造分基地、建造矿石精炼中心,然后反攻母星!’
‘666!’
‘放屁,明明是星际争霸人族剧本!’
‘别闹,谁懂啊,谁能解释一下?’
平东科技局:“月壤烧砖没什么技术难点,砌筑使用的粘结剂也没什么奇特之处,精炼装置的拼接技术又叫铆接,并且是冷铆,或者说,是建造师徒手把钉子捏扁···都很平平无奇。”
‘…’
平东科技局:‘哦,忘了,不是徒手把钉子捏扁,是徒手用特制工具把钉子捏扁。’
‘···’
‘那啥,我比较好奇,为什么要把精炼装置设在月坑边缘?’
‘可能为了方便把废料丢进月坑里,避免环境污染吧。’
而在亿万网友的目睹下。
三系第一座永久基地-一座占地300平方米,造型酷似大王八的房屋,仅用两个小时便拔地而起。
并且设置在旁边的精炼装置,短短两个小时就处理了上百吨月壤···
‘100吨月壤,有多少氦3?’
‘大约2克~3克吧。’
‘这么少?’
‘不少了,整个母星的氦3矿藏量不足50公斤,月球却有100万吨。’
‘100万吨氦3?我还以为几亿吨呢。’
‘想嘛呢,100吨氦3可以满足整个母星的一年能源需求,注意,是能源需求,覆盖电能、燃油、天然气等等,也就是说,月球上的氦3,足够母星用上一万年。’
‘卧槽!’
‘问题是,用2个小时处理100吨月壤,最终得到2~3克氦3,这什么时候才能凑齐100吨氦3?况且这台精炼装置,不一定可以提取氦3。’
‘初次登月,肯定以考查、实验、发展能源为主,等相关研究成熟,等配套能源完善,凭三系的运载能力,或许很快就可以一天处理几千万吨月壤,得到数吨,甚至数十吨氦3。’
‘别吹了,月球环境恶劣,温差大、低重力、强辐射,月尘还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带电吸附性,三系每个十年八载,很难搞出批量提取氦3的生产线。’
‘楼上的,有时间发弹幕,没时间看直播吗?快睁大你的狗眼看看!’
直播画面中。
原本设置在月坑边缘的精炼装置,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遮阳棚。
并且棚子门口还刻着俩字:船坞。
最离谱的是。
随着建造师源源不断的把建材送过来,棚子很快变成类似木头房的结构。
进而变成采用月壤烧结砖砌筑的钢混结构。
然后船坞俩字也随之变成了‘造船厂’。
这一刻,全球沉默了。
‘不装了,摊牌了,我们三系开挂了!’
‘卧槽,666,帝国时代游戏里的建筑升级!’
‘我看懂了,棚子是一级,木头房是二级,钢混结构是三级!’
‘重点!划重点!前面有人问,为什么要把精炼装置设置在月坑旁边,有人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