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政策的反向性  官场:仕途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八十六章政策的反向性 (第1/3页)

    宋雨锋话音刚落,沈厚德和苏毅微微一怔,想笑却不敢笑。

    “也不是这么说。”潘长安若有所思道,“有些时候,能在新闻镜头下看到某一个人,说明那个人是值得被付予重托的,当官不像当老板,忙有忙的道理,只要能忙起来,就一定有清晰的路线,尤其是这些与政策相关的新闻,包括会议主题,都跟会议上出现的人息息相关。”

    “首长所言甚是。”沈厚德附和道,“像艾书记,几次赴省参加会议,讨论的都是经济,说明明江市在经济领域上有大手笔,省里大概率要扶持我们明江市。”

    潘长安闻言,却是眉头一皱。

    沈厚德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小心翼翼道:“首长,我这话说错了吗……”

    “嗯,错了一半,你猜错了方向。”潘长安堪堪分析道,“我自参加工作至今,当官当了几十来年,以我这些年的经验之谈,出现在新闻里的会议,往往是一种相反的信号,越是看着完美的新闻,背后是一系列不良影响,越是具有刺激性的政策的出台,背后是一个地区的发展疲乏。”

    包括赵扶光在内的众人,甚至是两个市长,都没听懂潘长安这番话。

    “就比如小沈刚才说的,艾书记在会上再三讨论经济,许是预示着省里要加大对明江市的支持,但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地区需要被支持呢?也只有经济乏力,上行空间不够饱满的地区,才需要政策来刺激。”

    几人听得一知半解。

    “举个例子,体制不像企业,企业宣传商品需要打广告,但政策不用,政策必须让社会本身适应,而这种适应本身,恰恰意味着,社会在政策的角度里存在漏洞,正因为有漏洞,所以才需要政策来弥补。”

    “如果某个地区出台的政策倾向于文化,那恰恰说明该地区文化事业滞后,如前些年庐陵一带大力兴建历史博物馆,起因是当地文化边界模糊,境内缺失太多有助于历史文化输出的渠道,常常令外来游客十分沮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