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嫣然为君倾 (第2/3页)
了出口我心里就干净。
至于二哥哥能不能听进去,便是他自己的事,我们尽了心意就好。
二房已迁去东路院,等再过些年头,二老爷和太太也老了,二哥哥要还是这样,以后只怕更难。”
湘云虽性子豪爽,言行大大咧咧,但毕竟生在世勋豪门,大宅门人情变迁,自然十分清楚。
探春心思精明,湘云虽话未说尽,她却明白其中意思。
如今三哥哥继承世爵,大房掌了荣国家业,虽二房还未分家,但也是迟早之事。
因着老爷和三哥哥的情分,或许会拖上些年头,但是终究是这个结局。
宝玉不愿读书,又没谋生之能,要是分家立户,失了主府庇佑,只怕什么都不是了……
只是探春是个闺阁女儿,这些事即便操心,也是没有用的。
……
史湘云说道:“三姐姐,别说这些不自在的,我们回去陪老太太说会话,然后就回东府。
咱们自己找乐子去,等林姐姐待过外客,姊妹们烤火说话,我和岫烟有盘棋没下完。
三哥哥说过年请戏班,让我听得爽快了,我可还记着呢,得让三哥哥说话算话。”
探春听了这些话,也就放下心思,姊妹两个牵手回内院。
刚走到荣庆堂附近,看到林之孝家的迎面过来,身后跟着两个丫鬟,手上提着两个礼箱。
探春见那礼箱描金涂银,华丽贵气,不像寻常之物,林之孝家的手中还拿着正红泥金拜帖。
问道:“林大娘,这是哪家的拜礼,看着有些不俗,也是府上的老亲?”
林之孝家的笑道:“还是三姑娘有眼光,看出这礼箱不俗,这可不是哪家老亲,是赵王殿下送的拜礼。”
探春听了心中一惊,西府从没和赵王有过交情,怎么突然就送来节礼,这面子可是不小。
史湘云围着礼箱打量,笑道:“怪不得这礼箱这么贵气,原来是宫中之物,我以前也没见过。”
林之孝家的笑道:“府上以前和赵王可没往来,今年不仅送礼拜门,还请我们三爷去王府赴宴。
三爷还这么年轻,能为体面当真厉害,这赵王可是尊贵人,外头都说将来要做天子……”
探春听了这话,脸色一变,看了眼提礼物丫鬟,皱眉说道:“大娘可不能乱说,要犯大忌讳的!”
林之孝家的见探春俏脸微沉,心中也是一跳,她知探春得贾琮宠爱,是个有见识的姑娘。
日常待下人都很和气,如今做出脸色说话,必是自己这话失当。
连忙赔笑道:“都是我说秃噜嘴,大字不识的老婆子,没半点见识,外头听了歪话,拙嘴笨舌的瞎咧咧。
姑娘可饶了我这一回,以后再也不敢乱说。”
探春拿过那张拜帖,正红帖面印四爪金龙暗纹,气势俨然,这是嫡脉王爵独有标志。
拜帖折页之处,玉扣链接契合,散发麝兰清香,制作十分精美。
里头写明本年初八,赵王寿诞之日,诚邀贾琮过府赴宴。
林之孝家的说道:“赵王爷送来两箱年礼,一箱送老太太,一箱送三爷,礼数很是周到。”
探春将拜帖还给林之孝家的,让她送去荣庆堂,再派人去东府传信。
……
史湘云问道:“三姐姐,三哥哥在东府立户,世袭罔替威远伯爵,才是他的正溯嫡脉。
赵王送拜帖给三哥哥,该送去东府才是,怎么特地送来西府,连老太太都饶上一份拜礼?”
史湘云会问这样话语,其实也不算奇怪,当初嘉昭帝让贾琮承袭荣国爵。
那份封爵圣旨之上,威远爵为正溯,荣国爵为偏脉,铁笔金口,皇权钦定。
那封圣旨的内容,早已传遍神京勋贵豪门,史湘云不止一次,听叔叔婶婶私下议论。
探春稍一思索,说道:“三哥哥和我说过,朝廷上有四王八公的说法,都是立国开疆的老牌勋贵。
功高位显,资历深厚,人脉深广,文武两道,皆有根底,贾家宁荣两府老国公,便是八公之中其二。
当年太上皇武略超群,震慑九边,北征蒙古,西讨吐蕃,麾下重用四王八公子弟。
所以大周立国近百年,四王八公威势不减,不管朝堂文武,还是皇亲贵戚,都以结交往来为荣。
三哥哥的威远爵,虽有世袭罔替的尊贵,毕竟是新封爵位,与承袭数代的荣国爵相比,人脉根底稍许浅显。
我常找三哥哥闲聊,他教我不少官场典故,他说但凡皇族子弟,幼受教养与寻常门第不同。
他们都很懂观风取势之道,未雨绸缪之法,赵王送请帖年礼到西府,而不是送去东府。
多半是三哥哥威远爵来头不小,是正经军功封爵,他还掌着工部火器司,赵王送拜帖入东府,容易惹出忌讳。
但西府荣国爵虽名气大,却已两代降袭,不像威远爵这么扎眼,因着和皇家数代渊源,皇子走动容易遮掩。
赵王又连带送年礼给老太太,其中更有恭礼长辈的说法。
赵王是当今皇后亲子,当初芷芍姐姐还在西府,皇后便给她赐过礼,赵王送帖入西府,行事更不着痕迹。
且荣国爵牵连四王八公,要是我猜想的没错,赵王此次寿宴宾客,多半也请了其他四王八公子弟。”
……
史湘云是个直爽性子,哪耐烦这些弯弯绕绕,皱眉说道:“三姐姐,这些人脑壳怎么长的。
不过是请宴送礼罢了,居然有这么多七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