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八章 夜战糜芳润  红楼之扶摇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百九十八章 夜战糜芳润 (第2/3页)

,别妄想一刀断头,你连被腰斩的资格都没有。

    我会向三法司上书严刑,让你得凌迟之刑,受三千六百刀而死,死后挫骨扬灰,永不超生……”

    旁边几个锦衣卫刑手,虽然干的都是残忍之事,见惯血腥狠戾之事,但听到凌迟之刑,也不禁打了个冷颤。

    因他们比旁人更懂什么叫凌迟,凌迟按用刑轻重,分为八刀到三千六百刀,乃是惨绝人寰的刑法。

    大周立国近九十余载,被处于凌迟之刑的重犯,不过才寥寥几人,无不是罪大恶极之徒。

    杨宏斌所说三千六百刀,乃是凌迟极刑,需要三日施刑才完毕。

    刑毕犯人依旧无法气绝,但除了五脏六腑,身上几乎只剩骨架,最后枭首取命,酷烈难以形容……

    ……

    杨宏斌说完话,便慢悠悠起身,等走到刑房门口,说道:“继续用刑,把本事都使出来,只要不死就行!”

    那几个锦衣卫刑手忙点头哈腰答应,等到杨宏斌走出刑房,几个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其中一人对领头锦衣卫说道:“大哥,这杨大人文质彬彬,看起来像个读书人,怎么比我们还要狠毒。

    方才我听得腿都软了,大理寺有他这等狠人,还让我们兄弟来献丑。”

    那领头锦衣卫说道:“你他娘懂个屁,人家是读书人,还自己动手干脏活,自然让别人来干。

    这读书人狠起来,比我们黑心缺德百倍,咱们兄弟以为会作践人,和这位大人相比就是笑话。

    这人要读书越多,心就越狠越黑,作践人的法子,真是花样百出,咱们想破脑子都鼓捣不出来。

    咱们这些人只会用死力气,瞧瞧人家这手段,真他娘的大开眼界。

    杨大人作践人的手段,老子是真的佩服,可惜怎么也学不会。

    这辈子真是白混了,我要是落在他手里,绝对二话不说,赶紧先抹脖子,省的被零敲碎打,生不如死。”

    那锦衣卫说着话语,回头瞥了段春江一眼,目光中满是蔑视不屑。

    大声耻笑道:“这畜生也是撞刀口上,在杨大人跟前逞英雄,真他娘嫌死的不够利索。

    你最好有点骨气,就这么死撑着才好,也好让老子开开眼界,零剐三千六百刀,折腾个三天三夜。

    老子要是能亲眼见一回,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

    旁边的锦衣卫说道:“大哥,你口味也太重了,那玩意有啥好看的,该多晦气啊。”

    领头的锦衣卫骂道:“你这没出息的东西,咱们干的就是这一行。

    没杨大人的脑子和手段,就只能靠自己手艺,三千六百刀不死,这手艺该有多高,不看该多可惜。”

    刑架上的段春江已没了谩骂勇气,浑身颤抖不停,裆下已湿了一片,所有的强硬都不翼而飞。

    他再也无法抑制无尽恐惧,所有的心防瞬间崩溃,失去理智的嘶声喊叫:“我招,我都招……”

    几名锦衣卫刑手,虽都是凶残成性,听了段春江的哀求,想到杨宏斌的手段,心头泛出一阵寒意。

    他们几个人拿出吃奶力气,死命折磨人犯,依旧撬不开他的嘴巴。

    杨宏斌只动动嘴皮子,就能吓得人犯尿裤子,哭着喊着要招供,姓杨的也太瘆人了……

    ……

    地牢刑狱甬道上,杨宏斌正来回踱步,显得有些悠闲,恍若闲庭信步。

    方才他出刑房之后,并没有走远,而是在等待什么。

    甬道墙壁两侧油灯,散发融黄昏暗火光,在他脸上投下阴影,显得异常晦暗不清,只有双目闪动冰冷光亮。

    直到刑房之内,传出段春江的嘶吼:“我招,我全都招……”

    杨宏斌嘴边露出笑容,不由自主松了口气,叫过守门狱卒,吩咐道:“马上叫周平、胡泰、范季伟来见我。”

    他说的这三人是他麾下大理评事,此次随同他稽查军囤泄密大案。

    只是过去片刻时间,周平等三人便进入地牢。

    杨宏斌说道:“段春江已被攻破心防,如今已肯服软招供,周平随我审讯犯人。

    胡泰调集大理寺五十名胥役,今夜全部在官衙候命,准备佩刀、绳索、镣铐、手弩,不得有误!

    我今夜要急审段春江,实在无法脱身,范季伟向韦寺卿禀告此事。

    并请韦大人签署手令,从五城兵马司调一百名精卒,协同大理寺胥役连夜拿人,以策万全。

    用不了多少时间,刑房就能出缉捕名单,你们三人协领此事,各自带队分路拿人。

    包括慧娘提到之人,今晚一个都不许走脱!”

    杨宏斌一番布置之后,便带着周平转身进了刑房。

    ……

    是夜,许多下衙的大理寺胥役,各自接到回衙传信,陆续返回大理寺官衙,只是谁也不知具体缘由。

    等到子夜时分,整个神京城陷入沉睡,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四下都空荡荡一片。

    一队百人五城兵马司军卒,列队在街道行进,沉重整齐的脚步声,在深夜街道上回响。

    等到达大理寺官衙,大门早已敞开,百人兵卒鱼贯涌入,虽也是子夜时分,官衙内却灯火通明。

    衙门正堂前空地上,站满了胥役和兵丁,密密麻麻,人头攒动,刀枪耀眼,透着萧杀气息。

    周平从刑监地牢快步走出,手中拿着几页纸张,上头墨迹淋漓,还没来得及干透。

    他叫过胡泰、范季伟,三人对着名单商议片刻,便各自分点胥役和兵卒,准齐灯笼火把。

    一百余人马潮水般涌出大理寺官衙,队伍行进到街口,又分成三队向不同方向急行。

    此时,一轮圆月正升上中天,清冷明亮的月光,俯视着恢弘的神京街巷,还有街上涌动的人流和灯火……

    ……

    神京西北三十里处,一处低矮山坡。

    临近子夜,一轮明月高悬中天,天地一片寂寥肃然,唯独这处缓坡不太平静。

    坡下围着上千周军,正在那里挥镐挖掘,挑担运土,忙碌得热火朝天。

    许多士兵驱马推车,绳索牵引,将数十辆马驶上坡顶,每辆马车都牵引重物,上头都遮盖雨布。

    虽这处缓坡闹出动静不小,但周边三十里范围,是渺无人烟之地,又是在深夜时分,因此不为人知。

    缓坡周围游弋数百斥候,安置了上百固定岗哨,时刻巡视警惕周边动静。

    此地距瓦武镇方向,接近五十里范围,可能出现残蒙外围斥候,好在如今深夜时分,这种可能也降到最低。

    等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