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沈乐:我斩汉室龙脉?有没有搞错?!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1章 沈乐:我斩汉室龙脉?有没有搞错?! (第3/3页)

着超越时代的些许知识,和仅有的、效果不咋样的一些法术,很快得到了张角看重:

    谁不想要一个学法术上手快,学一些骗人的戏法上手更快,学会了还看破不说破;

    真正治病救人的时候,效果尤为显著,关键时刻,真的能起沉疴、救重伤,只差生死人肉白骨的弟子呢?

    沈乐跟着张角的车驾,踏遍八州。时间一晃,很快就是三四年过去。

    张角的法术和咒语,乃至立身之本的一百七十卷《太平经》,他也学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撒豆成兵真的有,符水治病也真的有(虽然治病的成功率,真心赶不上他的治疗术),遣将劾鬼真的有,连招唤天雷也真的有。

    只不过,张角这些法术,和沈乐在上一段记忆里,学过的仙家法术,基本上是一个毛病:

    在乡野之地好用,在大城、在官府附近就不好用;

    对普通百姓有用,对于达官贵人,特别是持身清正的官员就不好用,对于军队,尤其是结成军阵,煞气凝聚的军队,格外不好用……

    然而,法术好用的地方越来越多了。越往后,饥荒越重,流民越多。

    沈乐随着张角行走天下,时不时地,就有大群大群的流民,跟随他们前行:

    有一口饭吃也是好的,能暂时不饿死也是好的,有治疗是更好的!跟着大贤良师,就有活路,就有希望!

    州郡官员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变本加厉盘剥。豪强庄园林立,甚至建起了坞堡,闭门自守。每个地方都是一样,走到哪里都没有例外——

    哪怕豫州地界,大名鼎鼎的颍川郡,那些君子,那些贤达,那些号称道德高洁之士……

    什么荀氏八龙,什么陈氏三君,说得倒是很好,他们家族所在地的佃农、百姓,也没有比别人过得好上多少……

    沈乐心情日益沉重。山雨欲来风满楼,民怨如水,在高高的堤岸当中汹涌流动,而那堤岸分明已是悬河。

    一旦崩裂,势必席卷天下!

    而现在,已经是癸亥年,明年就是甲子……

    夏去秋来,秋尽冬至。时序轮转,甲子年终于到来,而因为唐周告密,黄巾军不得不提前起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轰传四方!

    这是沈乐第一次,站在起义军的角度,亲眼看见这些农民军席卷天下。

    那些民众,头裹黄巾,身穿破衣烂衫,拿着锄头、镰刀、钉耙甚至木棍,呐喊着,呼喝着,冲向官府,冲向地主的庄园和坞堡:

    “杀啊!”

    “杀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报仇!为我爹报仇!为我娘报仇!”

    “让你抢我老婆!让你摔死我儿子!”

    “让你逼着我给你家狗披麻戴孝!现在轮到你了!你也给爷爷多磕几个头!磕啊!磕啊!”

    “粮!他们家有粮!!!”

    沈乐看着一张张仇恨到扭曲的面孔,看着汹涌的洪流,看着一座座被打开的城市和乡间大宅,又觉得痛快,又有点隐隐恐惧。

    他只能庆幸,自己跟在张角身边,又擅长治疗术,并没有被派出去独当一面,而是在中枢救治伤员、调配医药;

    他也庆幸,自己暗自托人,把父亲一家带走,送到江南:从青徐到江淮,未来都兵连祸结,只有江南,或许还有条活路?

    然而朝廷的反扑也来得很快。没多久,大军浩浩荡荡,压了过来,直指长社。

    沈乐在长社城外,极目望去,只见数万大军营寨链接,旗帜飘摇,依城驻守。和依草结营的黄巾军相互对峙,军容气势,壮盛异常。

    “我们能赢吗……”

    身边,有人压低嗓子,询问手扶九节杖,仰头凝望的天公将军。

    而沈乐,则伸手一按眉心,默然开了灵眼,遥遥观望:

    他双目陡然一凝。长社城上,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虽然老迈,虽然疲惫,却依旧奋发,冲着黄巾军阵,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

    所以,接下来要赢,就要斩汉室龙脉?

    有没有搞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