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自己冒充自己,没有比这更爽的了!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2章 自己冒充自己,没有比这更爽的了! (第2/3页)

,照他的指点勤勤恳恳,搅拌堆肥。

    而当第一批黑褐色、松散无臭的堆肥施入田中,当那片田地的稻谷最终收割,产量相比旁边的田地有明显增长的时候,所有怀疑都烟消云散:

    老祖说的是真的!

    家里的神童,也没传错老祖的话!

    沈乐由此得到了更大的权限。更多的田地,更多的佃农,按照他的指点耕种,收获:

    “老祖说了,稻子收割以后,可以在田里种一季苜蓿,长出来的草割了喂牛,剩下的翻耕到田里,可以肥田!”

    “老祖说了,天气冷不怕,可以先在屋里,用浅盘子催秧苗,等天转暖了再种到大田里去,可以抢回时间!”

    “老祖说了,在网上这样绑竹片和石头!很好,用小船放下去,卡住河口,可以逮到河底的大鱼……”

    “老祖说……”

    一样样措施被推广开来,田里的产出在稳步上升。哪怕田租比例不变,家族和佃农,能够积蓄下来的粮食也变多了。

    佃农能更大程度上吃饱肚子,家族也有更多的积蓄,可以向别的方向拓展:

    种桑!

    养蚕!

    种麻!

    种柑橘!

    酿酒!

    烧制瓷器!

    造纸……

    沈乐在现代的填鸭式教学真的没有白学。他虽然不会养蚕,却能画出几个花楼的结构,教导家人织出高价锦缎;

    他虽然不会酿酒,却会搭建简单的蒸馏装置,把已经酿出来的果酒、桑葚酒蒸馏成烈酒;

    他虽然不擅长从无到有,直接造纸,却能指引家人找到适合造纸的青檀树,能够改进造纸工艺,造出光洁如玉、质地绵软柔韧的上等纸张;

    至于瓷器,哦,之前烧制瓷塔的时候,千锤百炼,至少在烧制白瓷这一块,他认第二,周围几个郡没人敢认第一!

    只花了十年时间,家族人口翻了一倍,而家产则翻了将近十倍。这个身体来到十五岁的沈乐,已经不用事事号称“老祖说的”,也成了家族的领头人:

    唯一可惜的一点,是当初教导他的那个文士,只教了他一年就直接辞去。沈乐倒是想继续求学,却被他拦住:

    “寒门子弟……现在已经不是几十年前了,像你们家这样的门第,没有出头的机会……

    与其努力读书,还不如好好练习武艺,尝试在军中出头……这辈子,能弄到个县尉之类的,也能护佑一家了……”

    沈乐默然。诸葛孔明已经过世了,孙权也开始走下坡路,而整个孙吴,阶层固化,并不是寒门子弟出头的时日。

    至于,用各种奇技淫巧攀上贵人,谋求出人头地?

    找死!

    孙权晚年,太子死后两个儿子争储,引发二宫之争,朝中大臣分别站在两边。这时候,没有根基的寒门谁卷进去,谁就是死!

    最大的巨坑是,孙权死之前两年,他把互斗的两个儿子全杀了,立了另外一个!那些站队的大臣,谁也没讨到好……

    且种田,且种田……

    广积粮为家族根基,发展工商业为家族提升财力。然后,开拓更多的田地,收拢更多的佃农。

    甚至,从家族成员、从佃农里选人习武,选练丁壮,编成一支小小的队伍——不管是行商坐贾,还是争水护田,武力,都是必不可少!

    一步一步,推高家族的力量!

    沈乐如意算盘打得飞起。再给他十年,再给他十年……只要再十年,和他同龄的一拨幼童,就会成为家族中坚,而家族至少能拉出两百兵丁!

    然而世道并没有给他们又一个平静的十年。沈乐刚到十五岁,冰冷的锣声,再次打破了沈家庄园的宁静:

    “征讨山越,大军开拔在即!凡籍册在录之户,五丁抽一!限期三日,自备兵器干粮,至县尉府报到!逾期不至,以抗命论处!”

    沈家能够做主的男丁再一次聚集在祠堂里。沈乐此世的父亲,刚刚接替去世的三叔公,成为家主的沈敦,眉头紧锁。

    堂下,各位叔伯兄弟更是面色惨白,唉声叹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