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八章 他出名了!  传说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零八章 他出名了! (第3/3页)

亭。玻璃窗上密密麻麻挂满了各式杂志和报纸,这是这个时期的特色,这种书报亭一般都在十字路口,人流聚集地,有的还有公用电话,外面就摆放着此时发达的各类纸媒,一般最好卖的最新的都会放在外面,什么《科幻世界》,《南风》《娱乐周刊》等等杂志,也有《华西都市报》各类报纸,其中一份展开的《华西都市报》格外醒目。

    首版面就是“高考满分作文评点!”

    郑雪首先晃过的是自己想看到的标题,倒是没有注意副标题,“满分作文出来了!买一份我们看看!”

    沈诺一也点点头,每年的满分作文,倒是一个全民关注点,作为刚刚经历的考生,她也有代入感的。

    郑雪就丢了两块钱,买了一份华西都市报,递给沈诺一翻开来。

    报纸版面很宽大,如果双手攥着两侧,谁都无法一眼把整个版面看完,所以只能看上半面。

    《赤兔之死》作为首篇因为独特的文体有吸引眼球的效果,效应也最大,所以就在上半面的首位。标题是加粗的黑体“佳作点评(一)《赤兔之死》”。

    正文之下是点评:“……文章在结尾处进行了巧妙的收束,通过伯喜和孙权的反应,既增强了文章的戏剧性,又使得主题得到了升华。这种收束方式既符合文言文的审美特点,又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

    文章通过赤兔马的视角,展现了其忠诚与悲壮的一生,同时也反映了关羽的忠义之气。这种新颖的角度不仅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还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综上所述,《赤兔之死》这篇作文通过对赤兔马的描绘,作者成功地传达了对忠诚与信义的崇高赞美,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赤兔之死》以其新颖的故事、高远的立意、精湛的语言和紧凑的结构,成功地传达了诚信的主题,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两人看完,只觉得确实写得好,和专家点评的一样,这是无可厚非的好。要文笔有文笔,要立意有立意,不愧是满分作文。

    沈诺一也兀自点头。

    然后她再攥着报纸两侧的下方,把报纸折下来看下半面。

    两人都愣住了。

    “佳作点评(二)《背囊里的空缺》作者:张晨”

    一口气看过正文过后,她们也没漏过末尾专家的评语:“此篇作文的作者是我们川省育德中学的高三考生张晨。

    张晨的《背囊里的空缺》则胜在“新”与“巧”。他并未如《赤兔之死》一般沿用历史典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诚信》寓言本身,大胆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聚焦年轻人丢弃“诚信”背囊后,那看似减轻重量的小船在风浪中反而失衡的瞬间。全文通过极具画面感的细节白描和留白艺术,引导读者凝视那个“空缺”本身,以及它在年轻人眼中投下的阴影与波澜,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两篇作文也都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作”的追求。”

    “《赤兔之死》如同一幅笔力千钧的工笔历史人物画,色彩浓烈,气韵酣畅;《背囊里的空缺》则更像一幅笔简意远的写意山水,于空白处见真章,引人遐思。它们用不同的美学语言证明,在高考作文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深厚的积累、独特的视角与大胆的创新,永远能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成就传阅一时的佳作。”

    郑雪“啊!”得一声叫了起来,倒是引得周围人朝她的惊咋疑惑看来。

    郑雪赶忙收敛了刚刚的失态,但眼下一张脸已经是涨红得有些小激动小激动的了。

    她惊愕的望向沈诺一:“看这上面说,真是张晨啊!?我知道他作文好,没想到在育德拿过满分,高考他居然也拿了满分作文!?他真在认真履行和彭鑫的打赌……”

    “这下他可真是出名了!”

    沈诺一不理她的一惊一乍,只是上前,再买了一份当期的华西都市报,轻轻的展了展封面,将其一板一眼折成了长条,放进自己随身的小包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