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棉花原来这么娇贵啊 (第3/3页)
候,李龙看着他开出去几十米没啥问题,这才和梁大成两个回去了。
回到一半的时候,李建国开着嘎斯车迎了过来,看李龙后,停下车问了一句:
“打完了?”
“打完了。”
“那就回,回去吃饭。”
吃饭时候梁月梅给李龙说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个女人过去棉花地里趟是故意的。”
“故意?故意把虫子给弄到地里吗?”李龙有些意外的问道。这无怨无仇的,搞这个就有点想不通了。
“不是。”梁月梅摇头说道,“大成他娘过去问的李新程的儿子,用两块糖问出来了。那小孩说他妈去地里为的是找咱几家补种西瓜的位置,等西瓜甜瓜长熟了好偷着去摘。
也不知道这个女人从哪里听说咱棉花地里补种的有瓜才干这样的事情……”
这理由听着有点扯。
但李龙觉得,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家里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着这个问题。
吃完之后李龙给大哥说要去其他几块棉花地转一转看一看情况。
“一块去。”李建国说道,“先前想着这时间一般不会长虫子,咋说也得到六月份,谁能想到……大意了。”
两个人开着嘎斯车到其他几块棉花地都看看,然后就碰到谢运东他们。
“听说棉花地里长虫子了,我们也过来看看。”谢运东带着媳妇邓桂兰,正在棉花地头看着。
他们是头一回种,先前李龙讲的时候说的挺严重,所以这时候很重视。
“顺着档子往里走,会好一些。别像那个女人样横跨档子,那样传播的会快。”李龙一边讲一边进地察看,一边给他们说,“发现有叶子大片变色,那就得打药了。”
这一块地棉花长得稀疏一些,情况相对也好一些,偶尔能看到有棉蚜虫,没有发现红蜘蛛。
“接下来只要时不时的过来看一下就好了。中耕浇水的时候也要过来看看,另外就是得注意那个女人那样的情况。”
其实原本队里种棉花的时候,大家都不在意这个。在地里乱窜的很多,隔着地块聊天不尽兴,就穿过棉花档子来到一起聊着。
后来农技推广站的给介绍说这样会把害虫沾身带着传染到其他地块,特别是红蜘蛛,一定要注意,李龙这才记下来了。
从一开始就把规矩立好,总比吃了教训再总结比较好。
这事一出来,有些人觉得李龙他们是小题大作,毕竟大家的地都挨着,窜着地头去其他地里干活是很正常的事情,经常发生,谁也不会多想。
有些人则习惯了李龙的正确,毕竟他做了那么多成功的事情,有光环在,所以认为他说的是对的。
“人家好歹去农学院问过那些教授,听他的没错。”这时候权威的作用还是有的,专家教授们的话在老百姓这里还管用。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李新程的媳妇在大家面前出现的就少了,总被人指指点点,她也不好受。
李龙回到大院子,晚上给顾晓霞说了这件事情,倒是让顾晓霞很意外。
“种棉花讲究这么多啊!”她以前跟着顾博远种地主要就是苞米油葵小麦等,棉花这种需要精细伺弄的作物她还真没接触过。
“这也没办法,棉花太招虫了。”李龙说道,“要想高产,植株就得密集一些,种的密了,那虫子可不就成片的生长了。”
“那还怪麻烦的。”顾晓霞已经脱离农村工作好些年,那些事情已经成回忆了。
“好多了。现在打药有机子,中耕有机子,打顶的时候咱家里有人,能干得过来。”李龙说道。
眼下棉花亩产不高,但比其他的要强一些,而且有保障。
提前几年种,李龙是想让大哥他们适应一下,接下来棉花的种植,包括技术方面都会加快,提前布局总比落后追赶要强。
到五月底的时候,贝母的收购已经进入尾声,山里的贝母开始开花,收购站这里每天收购的贝母数量也在减少。
但收购贝母会比贝母完全开花无法采挖要晚半个月到一个月,主要是山里运出来还要晾晒需要一个过程。
李龙又去了两趟林业队。今年艾里和阿布来提,包括林业队的那些护林员疯起来了,每次过去,至少都能拉回来折合差不多一吨干贝母的数量。
李龙每次给他们带的都是现钱,同时也知道了,现在林业方面的改组已经开始逐步落实。也就是说,等到下半年,林业队就正式变成了林业工作站,护林员虽然还在,但是真的就没执法权了。
到时每个沟口都会设置一个森林公安派出所或者执勤点,那些人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骨干力量。
当然和李龙没啥关系了,他以后进森林主要是修路和交朋友,打猎、采掘资源的事情,他已经不干了。
另外老顾那边主动出击也颇有成效,月底前他让刘高楼拉过来了两吨多的干贝母,还有大量的鹿角,也算是收获满满吧。
还不错,把收购站的牌子打出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