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李龙扇起的蝴蝶效应 (第2/3页)
机缝出被套来。
对于普通老百姓家里,这玩意儿比较费布,但拆洗起来比较方便,虽然这时候不好买拉链,但侧面留一条缝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拉住。
至少一段时间洗被子,免去了拆洗完重新缝制的麻烦。
对于李家这样的家庭来说,多扯些布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了。
所以李娟住校的时候带这样的被子,一下子就被同学们给看上了,不过在知道要多套一层布之后,其他人便只是露出羡慕或者复杂的眼神,没再说什么。
唯有一个平原林场的女同学在一个星期后回去,再来的时候就带着和李娟一样的被子了。
她家里条件不错,对李娟的这个赞不绝口,学得也挺快。
李娟知道这个东西是小叔搞出来的,她其实对于李龙能经常搞出新奇的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
对了,小叔还是发明家呢,搞这样的小东西,很正常啊。
卧谈会上慢慢就聊起了八卦,突然就有个女生说:
“李娟,我看二班的那个叫彭贵方的打听你呢,你们以前认识吗?”
“不认识。”李娟摇头。
这时候学校对早恋管的还挺严,学生也都以学业为重。虽然说无论是影视都已经有所接触,青春的憧憬还是有的,但能走到这一步,大多自制力都比较强,心思还都放在学习上。
女孩这时候一般会比男孩早熟一些,李娟也能感觉到一些落在自己身上的异样目光,她是就假装不知道。
小婶说的很清楚,她也觉得是对的。
要以去燕京为目标,到了大学可能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优秀男孩,不要急于一时。
这时候社会风气光怪陆离,但在西北小县城还是相对保守一些,影响的学生基本上也不怎么敢谈恋爱。
当然只是大多数。
李娟只是回了一句,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她不知道对方这么问是随便说一句八卦还是替别人试探,不管如何,自己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高中的时候人际关系已经不像初中那么单纯了,李娟很怀念初中时只管学习的无忧无虑,但回不去了。
快睡着的时候,她想着今年家里种棉花了,等到秋天棉花下来,说不定家里又打算给自己做一床新棉被了。
第二天放学后,李娟先去校门口看了一下,看到了爷爷的汽车后,便过去和李青侠说了一声,转回到车库,找库管大妈把自己的自行车取出来,交到了等在那里的马志英手里。
随后李娟便在一众学生羡慕的眼神中,坐进了汽车的后排,离开。
李强已经骑上自行车和同学一起往回走了。每次星期六放学,他都暗暗在比,看自己先到家还是爷爷先到家。
偏偏今天同学问题多得很,一会儿问李强家的大马力拖拉机,一会儿问李强家的汽车,一会儿还问李强家今年种的棉花怎么样。
两个人同队,李强拼命蹬着自行车,时不时的回一句,倒也不至于不耐烦。
最终李强先一步回到家里,像打了胜仗一样,匆匆忙忙把书包扔到床上,然后就到大门口等着,看爷爷带着姐姐什么时候回来。
这算是每个周末的例行活动了。
到六月中下旬,收购站这边的忙碌告一段落,队里的活却多了起来。
生产队的棉花头一回种,李家还好,其他各家经常出一些状况,勤快一点儿的只要发现一点儿异常就会跑李家去问。李龙要不在,李建国不懂的就会给他打电话,李龙要在,那自然更好。
而那些不怎么勤快的,像王三娃,虽然红蜘蛛上吃过一次亏,但后面依然是那个性子,总觉得自家地在最边上,不容易有问题——有问题也是先别人家。
所以几次虫灾——红蜘蛛过了不久,他们家地里就出现了成片的棉蚜虫,蜜虫子把一些棉花叶子啃得油亮油亮的,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快止不住了。
梁大成气得骂人,跟着王三娃家地挨着真是倒了大霉了,他家的棉花被感染了,只能再次打药,而且还听李龙的,弄了一些黄色的塑料粘上药吸引虫子。
种棉花比种其他作物要辛苦得多,因此有些人开始抱怨,开始后悔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