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当孟海的幕后老板行不行? (第1/3页)
荒地上,两个棉帐篷有些孤独的立在一条水渠边上。
帐篷边上有石头垒起来的锅,里面是还没吃完已经坨在一起的半锅面条。
面条里面有菜叶子,有肉块,上面一层油花,看着还不错。
旁边一堆捡来的枯树枝子,这是柴火。帐篷边上还有一些工具,有完好的,也有用坏的。
不远处的地面平整过,上面用模具拓出来的不少洋灰板(水泥板),还有不少干的已经立起来摆在一起,地面上都是没干透的。
几十袋水泥堆放在更远的地方,上面盖着防雨塑料布。水泥堆边上则是大堆的砂子、细石子等材料。
孟海正带着人在不远处的水渠里铺设着水泥板。
村里带过来的人一个个灰头土脸,但干劲十足。
“咱们再加把劲,争取三天内把剩下的水泥板铺完,抹好,就等着验收拿钱了。”孟海大声鼓励着大家:
“咱们把工期提前了,质量应该也没得说,这钱赚的值,到时分钱了,拿到手我给你们放一天假,给家里老婆孩子称点肉吃,买身衣服,也不白出来一趟!”
“老孟,那以后咱们还有这样的活吗?”有个年轻人抬起头来抹一把额头上的汗问道。
他脸上本身就有泥灰,这一抹把自己搞成了大花脸,有人看到都笑了起来。
“有,肯定有。李龙同志说了,只要这活干得好,以后路修完了,咱们成立个工程队,这样的活还能接!而且以后还能接大活!”
“那真是太好了!”这些人一个个都挺开心。
虽然干活累,但干完活能拿到现钱,而且这就相当于成工人了啊。
清水河这边的地比李龙他们的四队要少很多,想要像四队那样通过种地致富是真不容易,至少在这个时候不容易。
也许以后特种种植开始的时候会好一些,但现在还不行。
所以就得从其他方面来拓展。
给山里修路,是孟海带着这些人走出的第一步,而出山修渠就算是第二步了。
如果李龙能在修完路给孟海他们接到第二个额外的活,孟海相信接下来他们就能自己接活了。
李龙给孟海说过,眼下国家搞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需要修建的设施太多,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渠目前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农业发展,所以新修的水渠会很多。
当然道路、桥梁、房屋等都有,孟海他们需要技术积累和技术人员加入。
只是目前他们连正式的工程公司都不算,很难招揽到合格的技术员。
一步一步来吧。
孟海不知道的是,现在李龙也在想着同样的问题。
隔壁那个老大帝国有什么东西值得进口呢?
现在许多东西国内已经能生产,且物美价廉。要买的话就只能买那些因为经济通货膨胀而变得便宜的东西。
二手机械就不错。
孟海他们干得不错,李龙过去看过一回,孟海在质量保持方面做的很好,而且进度很快,杨波都挺满意的。
所以李龙想着以后能把孟海的工程队规模搞大一些。
北疆接下来的发展虽然比不上国内其他地区,但那是相对的,主要是地广人稀。
只要乘着这股子东风,把控好质量,能接的工程其实挺多的。
李龙虽然人脉不算广,但帮着工程队接一些小工程还是可以的——他也没打算接高速公路、大型桥梁、商业小区建设那样的大工程。
搞一些农用水渠、乡级道路维护等活还是可以的。
所以李龙想着要不要先进口一些机械来,比如铲车,比如卡车,比如搅拌机?
不然修路这些活,光靠人工和拖拉机,实在是有点慢。
效率不行嘛。
这时候李龙已经把工程队代入到了自己的管辖之下,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等李龙反应过来,想着其实也未尝不可啊。孟海他们出人出力,自己出机械,搞个合作,自己就当拿设备入股,挺好啊。
想到就做。反正账户里趴着那么多钱,李龙觉得放着在这物价开涨的时候,还不如买了东西落个实在。
他给刘高楼打了电话,说了这件事情。
“你早说啊,早两天我这趟过来可能就给你搞到了。这回不行啊,我二叔明天就把东西送过来了,这回拉过来的就是汽车和皮子,还有羚羊角。
对了,你不是说要鹿角吗?我二叔这回给你弄回来一车——那边的鹿角也是不要的,便宜得很,我二叔的意思,你意思意思,给个捡鹿角的工钱,再加上过关的关税钱就行了。”
“行啊。”李龙笑着说道,“那我可赚大了。”
“嘿,咱们一起嘛,都赚。”刘高楼赚的是皮子和羚羊角的钱,刘山民赚的是白糖的黑市差价,李龙赚的就是这边卖货的钱。
三赢!
“那等我二叔到了之后,明天我给他说一下,让他在那边看看铲车的价格。二手卡车的价格不高,前段时间给你岳父买了两台,一台二手卡车也就五百美元,和轿车差不多。”
刘高楼提供的卡车也是嘎斯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