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孟海又有新活,陶大强再来合作 (第2/3页)
错,进口过来的时候都是检修过的,年限也不久,说实话伏尔加比桑塔纳好看多了……”
李龙铺垫了不少,努尔兰局长听着就有点胆战心惊的,这车好,价格肯定不低吧。
“但是呢,努局长这么给面子,给我们工程队搞了这么个工程,再怎么说咱们也算自己人,这车呢,我给外地客商卖都是按十万往上的,但咱们自己人嘛,就不往那么高的喊了,这车六万块钱,怎么样?”
一听这个数字,努局长嘴角都有点压不住了,不过他还是挺谨慎的,说道:
“那我得试一下车吧——说实话,这个价格,非常公道了。”
李龙心说岂止是公道,这样的价格北疆根本没地方去找。
孟海在办手续,看标准,拿资料,李龙则开车带着努尔兰局长去到收购站看车子。
努尔兰不会开车,但不代表他不会看车。停在车棚里那几台车子看着都挺新,不说和新的一模一样吧,至少在努尔兰局长眼里,比桑塔纳好看多了,看着就豪华、大气。
对了,县里已经有人买桑塔纳了,私人的。
买车的也是个先富起来的,对外宣称看不上那些二手车,要买就买欧美的,老毛子的车不时髦。
说实话八八年的桑塔纳,样子也就那样吧。
反正李龙看不上。
努尔兰局长是坐过李向前的伏尔加的,所以才他会有这样的想法。
李龙把车门打开,让努局长坐进去感受一下。
“嗯,看着真就挺像新车的。”努尔兰仔细的观察着车里面的状况。
李龙笑了。每台车拉回来之前在哈加盟那边是检修过的,回来之后又会让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里外都好好的收拾一通。
说实话,也就是现在车子太少,不然的话让两个人搞个汽车美容啥的,都能应付得来。
把车子整个检查完,努尔兰局长一脸笑意,他很满意。
虽然不会开车,但至少从表面上看,这车子没问题。原车主很爱惜,车子没什么损伤,里面看着也几乎跟新的一样。
六万块钱,非常值——开出去比桑塔纳有面子。
然后这笔生意就确定了下来。
办手续还有个过程,努尔兰也需要找个司机,毕竟目前畜牧局还没司机这个编制,他得去看看机关有谁会开车。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的多,孟海拿到合同和标准后,立刻回去组织人手开工干活。因为干活的地方就在清水河乡——哦,先前忘记说了,清水河乡全名为清水河哈萨克乡,所以这里生活着不少哈萨克牧民。
玛县要搞定居兴牧,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地点都是畜牧局选好的,孟海他们开着七十五拖拉机就可以直接打地基,开干了。
李龙过去看了一下,就没再多管。这地方本身距孟海他们村子不远,吃住都能在家里,所以不需要李龙这边多操心。
而且他也很忙,自畜牧局买走一台伏尔加之后,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县里接二连三的局都来找李龙买汽车,而且指定要伏尔加。
明明有新的比较便宜的拉达,但他们就要伏尔加。
李龙自然开心了,伏尔加最后一台没剩下,倒是武装部买走了一台嘎斯六九,说这车比较符合他们的气质。
对了,这时候武装部还算县里面的一套班子。
三四十年后,县里一般是加上人大和政协,算四套班子,但在零零年往前,是五套班子,要加武装部的。
八六年之前,武装部是现役,八六年之后划归地方,十几年后又改了回来,重归现役,不过是双重领导。
嘎斯六九车李龙也是半卖半送,这台车开了不到三年,很新,武装部要,李龙就出了两万五千块钱的价格,算是给了份人情。
那边自然也清楚,武装部那边有司机,而且本身也有一台212,只不过因为目前工作比较多,所以还需要一台工作用车。
这样下来,收购站的院子里就只剩下两台拉达还没卖出去。
不过李龙不愁,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多,想买车的人也不少。国内的桑塔纳挺贵,夏利还没出来,哪怕出来,其价格和其外貌也打不过拉达。
当然现在还能买到面包车,但一些富起来的老板觉得面包车配不上他们的气质,这就有点难搞。
拉达对他们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刘高楼的再次前来,给了这些人更多的选择——这趟刘高楼带来了两台二手卡车,一台铲车,三台伏尔加和一台拉达。
皮子这趟比较少,只有两千张,羚羊角一千对。
鹿角倒是有五百对——数量虽然少,但重量可不轻,而且比羚羊角占地方占的多。
李龙得给刘高楼再付一大笔钱,当然,因为白糖和水泥,他会再次进账一大笔美元。
“铲车价格不高,五千美元。”刘高楼说道,“二手卡车价格也不高,一千美元。其他的价格不变。目前那边情况不是太好,我二叔说可能后面皮子和羚羊角的数量会继续减少。”
这一点李龙没意见,他现在囤了不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