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村里第一台相机(3000字)  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59章村里第一台相机(3000字) (第1/3页)

    周承磊正在扣皮带,察觉到江夏看着自己,抬头看她,“怎么了?”

    江夏转过身,示意他看自己的裤子。

    周承磊:“……”

    “例假来了?”

    江夏看着他点点头:“嗯,没怀上孩子。”

    “那就过几年再要。”周承磊倒是没有太大关系,他虽然期待他们的孩子,但是也知道有没有孩子讲的是缘分。

    他去抽屉给她拿了一片卫生棉,怕她失落,抱了抱她,亲了亲她额头:“不急,咱们还年轻,过几年再要。”

    江夏:“我是年轻,可是你……”

    周承磊扣住她的腰,将她摁在怀里:“我也年轻!”

    江夏在他怀里抬头,不说话,就笑看着他。

    都奔三的老男人了,还好意思说自己年轻啊?

    周承磊直接将她抱起来,吻得她喘不过气,用实力证明他不仅年轻力壮,还年轻气盛!

    于是这一天出海足足迟了一个半小时,多出来的半个小时,是周承磊给江夏煮了红糖水和洗干净了弄脏的衣服。

    腿软手酸的江夏发誓再也不敢说他老了。

    绝对的年轻力壮,精力充沛!

    接下来的两天,江夏就在家里做下翻译,熟悉船厂的资料,熟悉纺织厂的布料,熟悉塑料厂的产品,试吃食品厂的食品。

    还有就是现在,和何玉环、太奶奶一起做小鱼干。

    这一批鱼干做出来,江夏是打算直接卖给侯爷。

    可是做小鱼干要用油炸,买的油很快用完了,两家的油票都没有了。

    现在买东西还是要票的,虽然有些已经不用票了,但粮、油、肉、电子产品等东西还是要票的。

    周承磊存了不少票,但油票已经全被江夏挥霍光了。

    他们平时出海打渔将鱼卖到收购处,价格虽然便宜,但是每个月按你卖的量给你一些票。

    不过江夏看见上个月他们卖了这么多鱼,周母拿回来的票里也只两张四市两的油票,当然周母还换了其它票。

    中秋节快到了,买肉买月饼送礼也要票。

    何杏环道:“我去找人买些油票,看能不能买到。”

    太奶奶:“今年地里的花生熟了后全拿去榨油。”

    江夏:“嗯,暂时先这样,等小鱼干有固定生意了,我再想想办法。”

    现在饭馆都允许开了,申请个小小的食品作坊营业执照,买油和买粮就会方便点。

    傍晚的时候,江夏照常去码头等自家的船归航,生产队的人告诉她有两个京市寄来的包裹。

    江夏就先去拿包裹。

    周莉看着两个大包裹好奇道:“江夏,你怎么天天收到京市的包裹?谁给你寄的啊?你有亲戚在京市?”

    江夏:“是我弟,我让他帮我买点东西。”

    周莉看着两个包裹,恨不得拆开看看里面都装着什么:“你弟在京市读书啊?真厉害!”

    包裹上留的地址,她都看见了。

    江夏听了只是笑了笑,道了声谢,然后借口要去码头看看家里的船回来没,就抱着两个箱子离开了。

    周莉倒是很想和江夏多说几句,搞好关系。

    江夏娘家有能耐,以后自己想调个岗位,或者自己的儿子读完书出来想进体制内工作,找她帮忙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