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槐树村 (第1/3页)
晨雾未散,秦淮河水氤氲流淌。
金陵都尉司卫所,位于城东南大阳沟,西邻皇城禁苑,东接户部漕运司与工部军器局,原为前朝“龙骧卫”驻地。
说起来,金陵和其他地方又有所不同。
前朝大兴年间,这里乃是国都,天下奇珍汇聚,依靠江南水网掌控各地,与金帐狼国南北对峙。
大兴灭亡时,皇室宗亲一把火烧了皇宫,虽说后来在其基础上,又兴建了金陵王府,但这地方的藩王,岂是那么好当?
因为地理特殊,天生就会被京城那边猜忌,所以几代金陵王都活的小心谨慎,哪怕被训斥,也从不插手地方之事。
所以,金陵这边的世家官绅地位更高。
当李衍一行人踩着湿滑的石阶,踏上金陵都尉司衙门前的青石板时,正撞见扬州都尉司周千户挎刀而出,连同身后亲兵,靴底都沾着泥泞。
他眼底布满血丝,显是彻夜未眠。
“李少侠!”
看到李衍,他目露惊喜,强打精神抱拳道:“某刚向金陵卫所呈递扬州倭乱卷宗,你来这里可是有事?”
因为扬州之事,他对李衍可是恭敬有加。
李衍正愁没熟人引荐,便将事情讲述了一番。
“好说。”
周千户二话不说,转身带着李衍往都尉司衙门而去,至于其他人,则在外等候接应。
金陵都尉司算是江南总部之一,规模庞大,修建的也十分气派,门前矗立着一座“獬豸吞煞碑”,用于镇邪驱煞,所有建筑的屋顶,也都用了特殊的“黑鳞瓦”。
这府衙面积不小,查验过腰牌后,周千户带着李衍一边走,一边低声介绍道:“金陵这边都尉司,除了监察排教、盐枭那些江湖中人,最重要的事,便是护卫‘黄册库’…”
“开海之后,沿海倭寇横行,还有不少红毛番海盗上岸,因此大部分精锐都被派去支援,所以这次妖人入侵没防备,幸好少侠斩了贼人,否则我等都不好过…”
说话间,已来到后院一间厢房。
通禀没多久,便有一尖嘴猴腮的高瘦千户匆匆而来。
“李少侠,这位是金陵的郑千户。”
“郑大人,这位便是李衍李少侠。”
“久仰大名啊…”
这位值守的郑千户很是热情,让人上茶后便微笑拱手道:“李少侠名震南北,大驾光临,可谓蓬荜生辉啊…”
但等李衍说明来意后,他却捋着胡须满脸犹豫,“这个…此事本官不便插手,周兄在此,又熟稔江南军务,想必更得心应手,某便不越俎代庖了。”
说罢,竟直接起身告辞,扭头便走。
李衍眉头一皱,脸色立刻变得阴沉。
周千户则满脸尴尬,低声道:“金陵都尉司和那两家关系不错,多半不想招惹是非,但少侠放心,这姓郑的不是傻子。京城那边,他同样不敢得罪。”
果然,没多久,一名皂衣小校便悄然跑来,偷偷摸摸将一卷誊抄的军籍恭敬递给周千户。
李衍接过一看,但见泛黄的纸页上,正是田千户暴毙案的卷宗末尾,前面与林胖子所说大致相同,末尾有行朱砂批注:
“亲兵周大勇(校尉),护持不力,杖二十降为什长。丁忧归籍,金陵城东五十里,周家坳。”
“护持不力?”
李衍冷笑道:“甩锅倒挺利索。”
“这槐树村在什么地方?”
“不远,就在金陵城外山中…”
…………
沙沙沙~
不到晌午,阴沉的天空便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两艘乌篷船在雨雾中穿行水面,两岸草木浓密,树叶黄了一半,峰峦迭嶂,入眼皆是美景。
“好地方啊…”
沙里飞忍不住叹道:“这地儿可真适合隐居。”
王道玄也点头抚须道:“那是自然,这里乃是钟山,附近是玄武湖,乃江南三大名湖之一,自古以来便是上风上水之地,六朝之时,还是皇家园林湖泊…”
“诸位大爷说笑了。”
话未说完,前面一身蓑衣斗笠的船夫老头便转身道:“风景再好,也就贵人们看得欢喜,百姓可没那么舒坦。”
“哦?”
王道玄闻言来了兴趣,“贫道可是听闻,这里在整个江南也是富庶之地,种稻养桑,百姓丰衣足食。”
老头叹了口气,“那是以前了。”
“自从朝廷开海,蚕丝就供不应求,织染局的老爷就发了告示,每台织机缴银三钱,每匹丝绸缴银五分,本来就是本小利微的生计,这下却成了索命符。”
“不知有多少百姓日夜忙碌,连田都顾不上种,也仅够上缴税银,更有甚者被逼的倾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