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杨戬的裁决 (第2/3页)
龙王沉声道:
“泾河龙王,你且看清楚了!”
“此乃玉帝亲颁法旨!”
“这法旨之上,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我们要捉的是渭河龙王‘敖鼍洁’,不是你泾河龙王‘敖渊’。”
“职责所在,恕难通融!”
泾河龙王抬起头,直视康安裕的目光,向康安裕恳求道:
“康将军!牛尚有舔犊之情,何况我等龙乎?”
“为人父者,此世间最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他的声音哽咽了一下:
“我龙族和人族不同,龙族寿命悠长,能活数万年甚至更久,龙族百年破壳,五百年鳞变,一千年方生龙角。”
“吾儿鼍洁,今年虽虚岁六百,然在龙族的漫长寿元之中……尚属幼冲稚子,如春日之新芽,未经风雨。”
“他懵懂无知,心性未定,受人蛊惑,方铸此大错!”
“我子有罪,罪在我身。”
“是我没管教好他。”
“老龙……愿上那剐龙台,受千刀万剐之刑,为我子担下此责。”
“只求能以我之身死,以儆效尤,警醒三界诸神,莫要重蹈覆辙。”
父爱如山,不似母爱之柔婉,常常体现在日常的嘘寒问暖、细致关怀中。
父爱如山,不常以热切之态显于外,却在关键时刻为子女遮风挡雨,提供最可靠的支撑。
康安裕看着泾河老龙王眼中那份不惜一切的父爱,心头也是一震,不由长叹一声:
“唉……老龙王,你的心意,康某……明白。”
“人间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他话锋一转,语气复归肃然:
“然,法不容情。”
“敖鼍洁之罪,乃敖鼍洁之罪。”
“岂能转嫁于你,让你承担?”
“若今日为你开了此例,法理何在?天威何存?这三界秩序,岂非瞬间崩坏?”
泾河龙王见康安裕言语间似有一丝松动,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连忙再上前一步。
泾河龙王的声音更加恳切,声音颤抖道:
“康将军,我听闻,二郎显圣真君……当年也曾是家中幼子。”
“二郎显圣真君之父杨君,当年在灌江口,也为护二郎显圣真君而死。”
“二郎显圣真君,当明白我的心意。”
“老龙斗胆,恳请康将军将此情此心,转达二郎显圣真君!请……真君裁决!”
言至此处,泾河龙王敖渊声音哽咽,老泪纵横:
“吾父子二人……在此……静候真君法谕!”
言至此处,泾河龙王敖渊已是泣不成声,身躯在巨大的悲恸与压力下微微摇晃。
康安裕与身旁的张伯时对视一眼,眼神中皆有复杂难明之色。
张伯时压低了声音,忧虑道:
“康大哥,敕旨上写得清清楚楚是捉拿‘假渭河龙王敖鼍洁’。”
“我们若带回去个‘泾河龙王敖渊’……这如何向上交代?”
“岂不是让二爷……难做?”
康安裕凝视着老龙王眼中那股不惜引颈就戮,也要保全幼子的恳切目光,心中五味杂陈。
他又忆起杨戬父亲杨天佑的往事,再瞥一眼老龙王身后那吓得瘫软如泥、瑟瑟发抖的“罪魁祸首”小鼍龙,心中亦是千回百转。
他深知自家二爷自执掌司法天神府以来,并非一味严苛无情,亦曾力排众议,修改诸多不合情理之旧规。
康安裕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长叹一声:
“罢了……二爷执掌司法以来,所行所断,常有深意。”
“此事……非同小可,已非我等所能决断。”
“我即刻上天,将泾河老龙王之意,禀报二爷定夺!”
他转向张伯时,郑重嘱咐:
“张兄弟,你带人……在此守候,务必……看顾好。”
“勿走了人。”
张伯时面色凝重地点点头:
“嗯,我知道,你且放心去。”
康安裕不再多言,身上神光暴涨,化作一道炽白流光,瞬间冲破泾河水府禁制,撕裂幽暗水波,直冲天庭司法天神府而去!
张伯时挥手布防,手一挥,天兵阵列再次收缩,将泾河水府围得铁桶一般,一只鱼虾也别想跑出去。
……
天界。
巍峨森严的司法天神府内,一片静谧。
方不久前,杨戬与那桀骜不驯、名震三界的“齐天大圣美猴王”有一场撼天动地之切磋。
其战之激烈,余波犹存,空气中尚弥漫着未散之法力涟漪,似在诉说着方才战斗的惊心动魄。
此时此刻。
孙悟空已经离去。
玄玉案后。
司法天神杨戬正阖目凝神,运功调息。
三尖两刃刀静静倚在一旁,刃锋流转着冷冽寒光,映照着主人沉静的面容。
杨戬额间天眼闭合,似在平息体内翻涌的法力,又似在梳理纷繁复杂的案牍。
“二爷……”
康安裕快步走入殿中,躬身行礼,将泾河水府发生的一切,尤其是泾河龙王敖渊甘愿替子赴死的恳求和父子情状,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禀报给了杨戬。
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