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0章 善财(捧珠)龙女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620章 善财(捧珠)龙女 (第3/3页)

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

    “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

    “忆昔济水之畔,我牧羊之时,风霜雨雪,孤寂绝望,恰闻佛法梵音,抚慰心中伤痕,心中亦有所感。”

    “女儿……已看破红尘情爱,亦绝此念矣!”

    “此愿皈依佛门,不再嫁人,只愿青灯古佛相伴,了此残生。”

    “此志甚坚,望父王母后、叔父与恩公体谅成全。”

    言罢,她再度深深叩首,久久不起。

    ……

    却说自东华帝君反天,为如来佛祖所降伏。

    在此之后。

    如来佛祖与玉帝商议佛法东传之事,又与太上老君达成协议,可先于南赡部洲初步弘扬佛法。

    此时。

    观世音菩萨与如来佛祖之弟子“金蝉子”、大势至菩萨和弥勒佛之弟子“黄眉”,已在南赡部洲传法多年。

    他们不辞劳苦,跋山涉水,于市井繁华之处、山林幽静之庙,广宣佛法奥义。

    不少南赡部洲之人已闻佛经,知晓佛法。

    洞庭龙女敖琼芷于济水河畔放羊之时,亦曾听往来之人谈论“南海观世音菩萨”之佛法。

    一时间。

    她深入禅定,通达观世音菩萨之佛法,瞬间发起菩提心,有所顿悟,竟生几分佛性,决心追求无上菩提之法。

    “侄女经此磨难,人世间之情情爱爱,早已看破。”

    “此愿皈依佛门,不再嫁人,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洞庭龙女敖琼芷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历经劫难后的疲惫与彻悟。

    这一段不幸的婚姻,对她伤害很大。

    经此一劫。

    她对婚姻之事,已经彻底绝望。

    哀莫大于心死。

    其话语中那份心如死灰的绝望。

    让钱塘龙君满腔的热情瞬间冷却。

    可叹洞庭龙女,正值青春大好年华,心却已如枯木。

    “哎!”

    钱塘龙君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看着侄女那苍白而坚定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

    半晌,钱塘龙君说不出话来,最终重重叹了口气,无奈道:

    “罢!罢!是叔父失言了!”

    听到自己的女儿如此大好年华,却已经看破红尘情爱,想要出家为尼了。

    洞庭龙后更是悲从中来,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芷儿……”

    洞庭龙后走上前去,轻轻抱住敖琼芷,泣不成声,却无法再劝,唯有默默垂泪。

    ……

    话说观世音菩萨与金蝉子于南赡部洲弘扬佛法,已然历经多年岁月。

    而观世音菩萨在南赡部洲化身渔家女弘扬佛法之时,不期撞上了那潇洒不羁、游戏红尘的吕洞宾。

    吕洞宾见观世音菩萨所化身之渔家女,眉眼含情,风姿绰约,十分貌美,一时兴起,便戏弄了观世音菩萨一番。

    此等意外之举,竟令观世音菩萨心中生出一丝嗔念。

    这嗔念虽如微尘,却也让观世音菩萨暂时收敛了外出的脚步,自此便留在南海紫竹林,静心修持,以期涤除这丝嗔念。

    此时节,南海紫竹林内,一片清幽之景。

    “沙沙沙……”

    “哗咝哗……”

    竹林飒飒,潮音阵阵。

    观世音菩萨端坐于莲台之上静修,周身散发着祥和而圣洁的光芒。

    其乌云巧迭盘龙髻,着一个素罗袍,眉如弯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色,朱唇一点红润。

    真宛如出水芙蓉一般,不染纤尘。

    正是:

    “水月观音映荷花,端端正正美人姿。”

    ……

    就在敖琼芷历经磨难,豁然开朗,于心中发下宏愿,毅然道出皈依之心的刹那。

    一股纯净而强烈的菩提愿心,穿透了万顷波涛,跨越了千山万水,直抵遥远南海的紫竹林。

    远在南海普陀紫竹林的观世音菩萨,以其无上妙觉,瞬间感知到这份至诚的菩提心念。

    随后。

    观世音菩萨于清净莲座上,轻抬玉手,掐动纤纤玉指,运起那无上菩提妙算神通。

    刹那间。

    过去、现在、未来……诸多影像如浮光掠影般,在观世音菩萨的心间流淌映照……

    那洞庭龙女敖琼芷于济水河畔牧羊,历经风霜雨雪、孤寂绝望,却于偶然间听闻佛法梵音,从而心生感悟的画面,一一在观世音菩萨的眼前浮现。

    这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有感于洞庭龙女敖琼芷的悲惨遭遇,不禁微微动容,那原本宁静慈悲的心中,泛起层层怜惜。

    观世音菩萨又惊讶于洞庭龙女敖琼芷的聪慧,叹道:

    “善哉!此龙女历经情劫之苦,身遭非人之难,于绝境中得闻佛法,慧根深种,菩提心发,实乃难能可贵。”

    “而且,此龙女竟如此聪慧,闻我在南赡部洲所传授的部分《法华经》的只言片语,便对佛法有如此精深的奥义领悟,实乃罕见。”

    想到这些年在南赡部洲的传经之路。

    观世音菩萨感慨万千,道:

    “可怜我和金蝉子在南赡部洲弘扬佛法多年,已经初见成效。”

    “也算不负如来所托。”

    “这龙女能在机缘巧合下得闻佛法,正是他日因,今日果。”

    “即是闻我所传授之佛经顿悟。”

    “确实与我有一段‘师徒’之缘。”

    “此等佛门龙相,岂可任其明珠蒙尘?”

    “合该入我门来,广修善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