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不是钱的事 (第2/3页)
欲与荷花争艳。
端的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美不胜收……
——
沙漠来的客人们此时又已经惊的傻掉了。
眼前出现的,这个……这个……这真是在沙漠里造出荷花池了啊。
大沙漠里,水上植物?水景?
这可能么?
“这可能么?”有人不禁问出声来。
骆一航笑道:“其他的困难些,荷花池相对好办,荷叶宽大,能铺满水面,减少蒸发,只要先在池底和池壁铺设膨润土防水毯,一种天然黏土材料,遇水膨胀后防渗性极强,且环保,不会污染水质。”
“再搭配周边的防渗渠,形成池体、渠网的保水系统,再有活水补充就可以了。”
“这里就是我们试验超级马兰草的地方,超级马兰草草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环境,并且通过昼夜温差从空气中冷凝出水分,除了供给自己所需,还可以补充进地下水。”
“抽取地下水,通过水网补进荷花池,还可以进行农业灌溉。”
“水面除了荷叶之外,还可以播撒浮萍,增加美观,减少蒸发,并为池塘里的鱼提供遮盖。”
“荷花池中放养鱼苗,则是为了吃掉水中浮游生物和残叶,粪便是天然的生物肥料。”
“肥料除了用于荷花生长之外,主要是为了养殖绿狐尾藻,其实这个东西才是造池塘的主要目的,荷花啊,鱼啊,都是次要的。”
“绿狐尾藻,一是可以净化水质,二是分解的时候会释放氮和磷。然后再使用解磷微生物菌剂,通过微生物活动将难溶解性磷分解,经过代谢后转化成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磷。”
“所得到的磷再补充进当地种植的农作物。”
“这是一整套循环系统,而这套系统又是能升综合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当然,把其中一小块,也就是荷花池,单独拿出来也没问题。”
骆一航当当当说了一大通。
对面没一个人听的懂。
一脸懵逼加上二脸懵逼。
就像在上高数课的时候,低头捡了根笔,再抬起头,已经什么都听不懂的表情一模一样。
唯一能明白的就是,他们认为不可思议的沙漠中的荷花池,只是一套系统的一部分。
而这套系统,又是另一套系统工程的一部分。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牛批!
东方人真是把种地玩明白了,“玩儿”到了他们想象不到的高度。
“那个……五亿美金,真的够么?要不然再加些?”
良久,迪拜王室的代表冒出来这么一句。
果然啊,王爷们虽然不懂技术,但个顶个的尊重技术。
看到骆一航面露疑惑。
迪拜王室代表索性就摊牌了,“迪拜河两岸改造工程,我们在十年前就有过想法,当时咨询的是英国的园林公司,他们报价132亿英镑……那还是十年前。而骆先生您报价……五亿美金?”
意思很简单,即便不看十年的通货膨胀,单看价格,差了三十多倍啊,真的行么?
其实是两亿美金,五亿是曼苏尔提的。
骆一航心说,要说黑心,还是那帮欧洲老爷们黑啊,跟他们一比,自己善良的像个天使似的。
当然,也有可能……
骆一航冷哼一声,淡淡道:“他们骗你们的,他们做不到。这不是钱的事,这是技术的事。没有上覆下改,在沙漠里就种不出桃柳玉兰更种不出荷花。没有我的保水剂,即便种下去也活不了。英国人,他们连膨润土防水毯都造不出来……”
这话说的,多长志气。
尊重技术的王爷们听的特别兴奋,就跟他们也有技术了似的。
技术没有,实物快有了。
而且除了物质的,还有精神的。
骆一航随后又提起了自己准备的“礼物”。
“我打算为了这次的迪拜河两岸景观工程拍摄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我打算分成上下两部,上部在我国取景,展现我国在沙漠中艰苦奋斗种树治沙的平凡英雄们的事迹。”
“下部在迪拜取景,记录下迪拜河从荒芜变成美景。”
“我能保证的是用最好的而技术和最好的人员,但对于下部的主题,不知各位有什么想法?”
骆一航顺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