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培训班,为什么不办个学校 (第3/3页)
全国占有量第一。
陈庆宇也不太喜欢这个品牌,但是在96年的当下,若想买一个靠谱的个人电脑,的确只有连想这一家可以选。
而且96年的当下,连想这个牌子的确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不像后世明着说是国产品牌,实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媚外品牌。
发展实业,尤其是高科技事业,这是陈庆宇一直以来的梦想。
曼妮百货之前,他根本不敢往实业插手,尤其是只有曼妮时装这一个项目在手,稍微有点波浪,他的家底就会被赔的精光。
但是曼妮派送和曼妮百货这两个项目立起来后,陈庆宇突然有了胆气。
曼妮派送给他带来了社会影响力,曼妮百货给他带来了商业号召力。
而无论是自家的业务需求,还是接下来的发展脉络,似乎都应该往高科技行业发力了。
他需要高科技行业来兜底,也需要发展高新科技继续收拢人才,壮大自家的人才库。
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更是奠定了他的底气。
毫不夸张的说,等这批学员毕业之后,陈庆宇甚至可以凭借曼妮百货一家公司,扭转社会上对职业学校的看法。
此时的职业学校,和后世差不多,都是被嘲讽的存在。
学历歧视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但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有几个职业学校却是例外。
比如民航,殡葬,或者深城,魔都,帝都等城市的直属职业学校。
这些特殊的职业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要么是某种特殊行业直属招聘,要么是某几个经济特强地区的直属学校。
毕业之后,这些人才直接被行业或者官方直接带走。
陈庆宇希望有朝一日,东仓职业学校也能成为东仓人的骄傲。
到那时候,东仓人的第一志愿不再是所谓的常青藤大学,而是东仓职业学校。
这份愿景,需要由高新科技产业来打底。
而现在,陈庆宇手中还没有一家高新产业公司,勉强有半个,也就是由丁山石掌控的网一。
但在陈庆宇看来,网一的互联网公司,根本不能算是高新产业,因为其缺乏真正引领世界的高科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