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售价1500,会不会太便 (第2/3页)
d随身听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价格昂贵,而且唱片非常贵。
机器本身就昂贵,再加上听歌的后续费用,很多人根本就买不起。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身听早就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电子设备,在最初研发出来的时候,因为适合家用播放器做对比,所以人们觉得大小合适,足够方便携带。
但是到了今天,年轻人们已经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了。
90年代,音乐发展的红红火火,但与之相比,随身听的销量却在日渐降低。
人们对随身听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既不方便也不随身。
而在这个时间点,如果有一个随身听只有手指大小,还不需要插放磁带,想听什么歌就往里面存什么歌,而且一次性能存几十甚至上百首,这是什么体验?
毫不客气的说,国人喊了十几年的随身听,才真正见到了第一款随身听。
“你不用这么激动,我只不过是随便想想,具体的技术研发需要你们去解决。”
陈庆宇苦笑了一声。
他对张志东的震惊无法感同身受,毕竟他是从几十年后回来的,MP3这种设备早就已经被淘汰了。
在他那个时代,年轻人甚至连智能手机都已经不感兴趣了,转而将目光投向智能AR,VR设备。
他穿越回来之前,在前沿领域科学届中,甚至已经开始尝试脑机接口了。
“老板,技术不难突破,这种设备只要专门定制一块板子,应该很好解决。”
张志东立刻说道。
“唯一的难点,是把mp3格式融入到这块板子里,至于硬件方面,咱们可以去找大工厂合作。”
张志东想了想,说道:
“老板投资这个项目,恐怕不是一笔小钱,咱们的预算是多少?”
涉及到预算,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钱的问题,还涉及到回本时间,甚至影响到售价和售后。
陈庆宇想了想,说道:
“初期阶段,我觉得不能低于1000元,因为成本非常高,不仅仅是设计板子,还有维护,还有销售渠道拓展1500元左右,你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