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至少再准备十亿? (第3/3页)
城市,曼妮百货的优势越大,其成交量或许不如大城市,但开业首月的红利,甚至会超过魔都等一线城市。”
“你按照步行街门店的营业周期做一份报表,取70%作为上限,应该就是二线城市的首月营业和利润。
按照这种模式来算,二线城市月初开店,月末就能拿回资金,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资金甚至不必从公司出,找当地供货商或者银行饥即可。”
无论找谁拿钱,最终都需要计算在成本之内。
按照这个模式进行下去,等于预支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利润。
几个月也好,一年也罢,这期间的员工薪水,都需要陈庆宇另想办法承担。
然而放在96年的当下,人力成本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成本。
二线城市的薪水比不上魔都,每一家门店按照50到100人计算,平均薪资1000元,也不过才10万而已。
陈庆宇就算开100家门店,员工薪资加上各类福利,成本也不会超过2000万。
当然,门店运营不是简简单单的成本计算,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
但就算如此,成本也不会翻倍的增长。
在回款周期这件事上,陈庆宇尽可能往坏处想,但即便如此,一年时间也已经是极限了。
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曼妮百货就能彻底摆脱资金压力。
一年时间内,曼妮百货虽然赚不到钱,却不会对陈庆宇造成任何影响。
陈庆宇甚至打算主动戳破自己身上的光环。
这段时间,外面对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幻想。
在某些人看来,陈庆宇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这样的光环,对于一个打造人设的金融从业者而言是好事,但对他而言却不是什么好事。
他要做脚踏实地的实业家!
然而碍于眼界和时代的限制,即便陈庆宇解释了许多,魏成峰却依旧心里不安。
“老板,咱们会不会太着急了?”
魏成峰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还是无法理解,明明局势如此之好,陈庆宇为何兵行险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