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主动送上门的人才! (第2/3页)
了检验真金的时候了。
他年纪虽轻,面对陈庆宇的询问,却依旧不慌不忙,十分沉稳。
“老板,从我实施计划以来,第一个星期是准备期,第二个星期是发酵期,市场变化从第三周开始出现,而且业务量提升明显。
最近这一个星期,平均每天的销售量,都稳定在3万件左右。”
说到此处,齐应林停顿了片刻,似乎在考虑总结。
“根据我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和数据模型来看,我们的广告之中,电视广告效果最好,各个城区商业大楼的横幅广告,也有一定效果。”
“最近两天,各个工厂和单位也开始接触我们,询问能不能定制内部制服,这部分业务虽然进展缓慢,但只要能拿下来,利润很高。”
“您再给我一个月,我能保证每天的销售数量超过4万件。”
“不过按照我的推算,日销量达到4万件之后就会出现瓶颈,除非能够推出引爆全城的热门款式和元素,否则短时间内不会有提升,反而会有所下降,一直持续到年后,才会再次回暖。”
90年代的消费水平,还做不到把衣服当做季抛快消品。
二三十年之后,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工薪族,家里都会摆满了衣服,甚至因为衣柜放满了而不得不考虑抛弃旧衣服。
因为这种问题,甚至催生出了一个新行业,回收旧衣服,卖到非洲等贫穷地区。
不仅仅是衣服,包括鞋子,手机等等一切产能爆发的超低端款,因为国人看不上眼,导致销量不高,却又因为高居不下的产能,只能转到世界各地。
而在这种背景下,这些超低端快消品,催生出了超级跨国集团,其在业内的地位,越来越高,规模甚至超过了千亿元。
而放在90年代,衣服还做不到特别便宜,即便曼妮时装连续两次降价,对于普通人而言,买件衣服依旧要十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月收入。
在这个连喝个可乐,健力宝都是奢侈行为的年代,曼妮时装能做到日销4万件,已经是奇迹了。
齐应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