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死路? (第1/3页)
如果不是张志东,陈庆宇就算再怎么想也想不到,一个400mA的电池,价格竟然能高达四五百元。
在此之前,电子产品的成本构成中,芯片和硬盘的占比是最高的,但此时看来,反而是电池的成本最贵。
400毫安的电池,就得花四五百元,而续航时间也不过才两个小时。
而在他看来,一款电子产品续航时间,最少不能低于300分钟。
这起码是1000mA的电池,换算成价格就是将近1000元。
这简直让陈庆宇不敢置信。
他虽然早早就创业,但一直没机会入行电子行业。
正是因此,才导致了他的失误。
“老板,市面上的锂电池技术,都被所尼等岛国企业所垄断,他们为了防止技术被突破,注册了一大堆相关不相关的其他专利,外面的公司就算有方法,也没有绕过专利的能力。”
张志东无奈的说道。
在这件事情上,他甚至讨教过刘厂长。
按照刘厂长的说法,国内随身听企业,其实早就想过取消电池,转而改成一体化的充电设计。
充电设计有很多好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取消了电池仓,让外观设计更加简约化。
而且可以多卖硬件,利润也更高,然而刘厂长等人研究了一番市场之后,却打消了这个计划。
因为可以充电的锂电池太贵,价格根本没办法平摊。
几年前,锂电池被岛国研发出来,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种电池会很快抢占市场。
然而实际情况是又隔了几年之后,镍铬电池仍然是市场主流选择,锂电池因为价格太贵,没办法进入市场。
当然除了技术垄断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生产和原材料导致的。
锂电池的技术刚刚诞生,不久相关的生产工艺还不成熟,次品率非常多,而且原材料也不便宜。
岛国研发锂电池,同样耗费了巨大成本,想赚钱无可厚非,但是市场价格过高,也导致了相关产业推广很困难。
除了锂电池之外,镍铬电池也经历过这种时期。
但是镍铬电池领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