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便宜 (第1/3页)
几日后,张远来到香江,与一帮大佬们会面。
与往常一样,找了间大酒楼边吃边谈公事。
张远吃着杨枝甘露这种南方甜点。
这点心的发源地为香江利苑酒家。
名字的典故为观音手持杨柳树枝播洒甘露救济苍生。
倒是有几分传统文化的韵味在。
利苑这馆子的创始人为著名粤系军阀陈济棠的幼子。
这位陈济棠在民国时有“南天王”的称号,可见其实力。
真是一代努力,福泽三世。
如今各地大商家,多半祖上都曾是风云人物。
张远看了眼桌边的这些位。
陈济棠是南天王,是著名军阀。
在坐的这些位,如杨受晨,江志墙,黄白鸣等人,不也是华夏影视圈的南方“军阀”。
张远又看了眼桌上的菜品。
避风塘炒蟹,烤乳猪,棠心鲍,烧鹅皇,金汤焗龙虾,金牌乳鸽,大煲翅。
全都是粤省,香江这边的招牌菜。
这帮老家伙成天这么吃也不怕痛风……张远最近一直在自己练拳,所以消耗比较大,又加了碗饭。
但也想着,每次桌上都是粤菜也不行啊。
什么时候桌上是鲁菜,淮扬菜,川菜,才算可以。
问题不在吃,而在吃什么。
每次有事,都是自己跑来香江找他们,吃的也是他们的招牌。
即使我拥有两岸影业最多的股份却依旧如此。
张远一直在迁就他们,因为如今大半作品是港片,制作也多为香江团队。
但不能一直这样。
这是话语权的问题。
“各位,我有个想法。”张远主动开口。
“怎么,饭菜不和口味?”江老板接话。
“挺好吃的,但我想下次能换换口味。”
“而且每次吃饭时谈公事,总觉得不够专业和正式。”
“我们应该找个会议室,找一间办公楼。”张远放下碗筷,擦了擦嘴。
“没问题,香江办公楼多的是,我名下就有不少楼。”杨受晨主动开口。
“你想要的话,腾一间用就好。”
“是啊,我也有办公楼的物业,你想用可以说。”黄白鸣都笑呵呵的答道。
“各位的好意我心领了。”
“但我想,办公楼还是不要在香江,在帝都更方便。”张远一字一句的说到。
这话一出口,整个场面就安静了下来,连勺子,筷子的动静都停下了。
这帮香江大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心里明白,这小子说的不是吃饭的事,也不是开会的事。
“去年的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中,只有《三国之见龙卸甲》以及《赤壁》和《长江七号》是香江主创。”
所谓的香江主创,就是香江金像奖标准。
剧组主创得是香江户口,导演,主角半数得是香江人。
所以《画皮》这种香江导演的作品,因为主角全都是大陆人,所以也不能算香江影片。
“去年就已经37开了,日后这个比例还会更加向大陆倾斜。”
“未必吧。”有人插了句。
“我觉得是一定的。”
“因为在香江,不会有人拿出过亿投资来拍电影。”张远很肯定的说到。
“哪怕是好莱坞,经常会出现票房奇迹的地方,九成的高票房电影,也伴随着高投资。”
“这是常理。”
“而且好莱坞剩下那一成能创造票房奇迹,以小博大的电影,多半是恐怖片。”
“可大陆对恐怖片的审核极其严格,这条发财路并不存在。”
“所以大陆更愿意拿钱,未来的高票房电影,也将是大陆占据主导。”
“而且想要做大片,少不了和中影,上影这些公司合作。”
“对吧,杨总。”张远问向与上影有合资公司的杨受晨。
“在大陆做办公室,与这些公司接触更方便。”
“而且很巧合,与各位一样。”
“你们在香江有办公楼物业,我在帝都也有有办公楼的物业。”
“现在还有空余的位置,如果想用,我可以单独腾出一层来,当两岸影业的总部。”
他说的是总部,不是帝都办事处或者分公司。
意图已经很明确了。
“不过现在拍的戏,还是在用香江团队比较多。”
“有事在这边沟通更方便。”
在这事上,江志墙都没有站他这边。
毕竟这帮人的老巢就是香江,当然不愿离开。
香江人还是很恋故土的。
部分傻呵呵跑去不列颠刷盘子的除外……
“是啊,现在拍戏用的大部分团队还是香江人,包括你的《叶问》。”黄白鸣笑脸相迎。
这位变脸也是够快的,现在都说是你的《叶问》了。
但也刚好拿这事堵他嘴。
“现在是现在,将来是将来……”张远没有退让的打算。
江志墙知道他的厉害,一旦咬住了便不撒嘴,就赶忙打断。
“先说正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