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偏见 (第1/3页)
片场,绿幕和仿造的天坛。
发哥身着龙袍登顶,一众官员跪地朝拜。
这便是华夏近代史上,最臭不可闻的名场面之一,袁世凯复辟!
事实证明,开历史倒车,必定遗臭万年。
然而,如此恶臭之事,在近代还不止发生了一次。
范氷氷扮演隆裕太后,所出现的戏份是宣统退位,统领大权。
而刘涛扮演端康皇贵妃,则是张勋复辟,让宣统再次上台的戏码。
真切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如同一出儿戏。
张远倚在一旁,看向这场面,回忆起了自己拍摄《十月围城》的那阵。
和这戏能当上下本看。
并且《十月围城》中多展现的孙先生的弱点,既革命仅发生在资产阶级,没有彻底动员底层人民,正是袁世凯能统揽大局并称帝的原由。
手里没有枪杆子,那革命成果就会被有枪杆子的人夺走。
只不过,在这应当肃穆的场面,气氛却完全没有应有的严肃,相反有点不正经。
而不正经的原因,就是老韩把赵本衫找来演段祺瑞。
走戏时,副导让所有人站好位置,开始编排。
“一会儿场记举数字牌。”
“1的时候,发哥动。”
“举到2的时候,台下的人,包括赵老师一块下跪。”
人那么多,还得收音,举牌子统一行动是最方便的。
“那我们是2呗。”赵老师回道。
“对,你就是2。”发哥回头对赵本衫比了俩手指。
明显在借题戏谑。
可他忘了,赵本衫是文艺工作者,就靠嘴吃饭。
“我们是2,你站在一帮2前边,你就是超2呗!”本山大叔随口回道。
要说坏,坏不过搞曲艺的。
发哥吃瘪后,一直憋着劲。
没一会儿,正式拍摄的时候,数到二,众人下跪。
可刚跪下,赵老师便发出了他那标志性的笑声。
“哼哼哼……”
别说全国观众,现场演员听到这个也受不了,只得赶紧喊卡。
原是赵老师衣服上的道具坏了。
补吧,现场就做修复。
发哥又来劲:“我看你今天是吃错药了。”
笑他老NG,做的不好。
“你今天出门吃了过期的伟哥。”发哥又接话。
老牌油腻男星,爱在片场说颜色笑话,还总觉得自己很幽默。
这不是一个人,而且有一批人都这样。
且不是年纪大了才这般,年轻时也这样。
很多有着“风流”,“潇洒”标签的男星,都很不体面。
不过还是那句话,发哥遇到的是赵本衫。
论斗嘴,论反应,全国上下没几个人能玩过他。
别说一般人,郭老师来了也得认输。
“我吃的不是伟哥,是发哥。”赵老师秒回。
全场都乐了,笑的身后扮演蔡锷的刘德桦直拍赵老师的肩膀。
当年拍《有话好好说》的时候,姜纹和赵老师对戏,跟不上对方的台词。
宁静这么要强的人,拍完《马大帅2》,觉得赵本衫和范围俩人太恐怖了,拍戏没有词,只有场景和人物,全凭现场发挥。
人家已经是“无招胜有招”,不再打招式套路的境界,可不随便戏耍你们这些硬桥硬马的科班。
发哥倒也不是故意找茬,只是玩笑。
他精着呢,不会找自己搞不过的人的茬。
俩人都是前几天赶来了。
帝都大雪,又是刚过完年,高速上堵成一片。
发哥在路上堵了十多个小时基本动不了。
找了个警察刷脸,说自己要赶去拍戏。
可警察说自己没办法,大家都堵着。
而赵老师也一样,堵在路上,结果警察一见到是他,便找了警车开路放行。
不用喊什么影帝,多少票房。
真遇到事时,看基层反应就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巨星。
你说你一年赚几个亿,像显得自己厉害,是人上人。
结果问一句“你交税了吗”就立马熄火。
那都没用,改不了下流戏子的底色。
人家赵本衫什么档次,春晚不看完他的小品,老头老太太都不睡觉。
过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可不完全是吹牛逼。
就这事,还有记者采访时给赵老师挖坑。
“听说您来的时候堵了?”
赵老师玩笑似的说了下情况。
“也就是说,警察给你开了绿色通道?”
“都白色的,全都是雪,哪儿来绿色。”赵老师秒回。
给扣上个警察开绿色通道的帽子,不定多少人骂明星特权。
人家瞬间反应过来是坑,还幽默的跳了过去。
就单单这句回答的水平,便够大部分年轻艺人学几年的。
聪明,不等于智慧,智慧是高于聪明的东西。
有些人觉得自己聪明,却毫无智慧。
等到大佬云集的这场戏休息时,张远上前找到华哥。
“有件事,我想和您说一下。”
“我有个想法,如果您能赞同我,就很好了。”
华哥不解,他便解释了一番。
而后,他又去找到了汤维。
“你好。”汤小姐已经换上了学生妆,毕竟扮演的是教员的初恋,一位知识女青年。
“扮相挺好。”张远夸道。
俩人早些年就在他家见过。
她现在的打扮,和《色·戒》中还未“堕落”时的形象挺相似。
毕竟王佳芝原本也是爱国知识女青年。
“谢谢。”汤维非常温婉的一点头。
心说这位夸我,是什么意思?
对我有意思,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